佛教与基督教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虽然佛教起源于印度,可是佛教兴盛却是在中国,甚至还反哺印度的佛教,所以中国被称为佛教的第二大海洋,在中国几乎每一个地方都存在或者是存在过寺院,特别是一些名山名川,更是修建有众多的寺院。当我们来到寺院,穿过山门,就到了弥勒殿,顾名思义弥勒殿是供奉的当来下生弥勒佛,穿过弥勒殿之后,我们就会来到一个宽敞小广场,在广场上树立着一座高大的宝殿,宝殿上的额篇上一般写有个四大字“大雄宝殿,”
经常去过佛教寺院的人,对于寺院之中的大雄宝殿并不会陌生,都知道那里是上香礼佛的必到之地,就算是不怎么去寺院的其他人士,因为《西游记》的缘故,很多也都听说过“大雄宝殿”这四个字,这四字之中的后后两个字很好理解,这是一座很是宝贵、庄严的大殿,也指佛、法、僧三宝,“大雄”这两个字除了出家的僧人和正式的佛教徒之外,知道“大雄”是什么意思的人,可能就寥寥无几了。
一、大雄宝殿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称为大殿。佛教弟子常常说到的上殿,就是去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寺院中的出家僧人和其他护法居士举行早晚课以及其他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大雄宝殿中供奉的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通常大雄宝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在佛的左侧有迦叶尊者,右侧有阿难尊者,这是佛陀住世时的两大弟子。也有的大雄宝殿除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外,左侧还供奉过去佛迦叶佛,和未来佛弥勒佛。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
佛教是在东汉汉明帝永平时期的时候进入我国,把当时到达洛阳的僧人安排在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字,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而在这新建的时候,便参考了“鸿胪寺”的格局,而大雄宝殿原本是是当时“鸿胪寺”重要办公的场所。
二、大雄德号大雄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德号。大字的意思是包含万有;雄字的意思是摄伏群魔。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陀弟子尊称他为大雄。
大雄这个称号出自于《法华经·从地踊出品》:“善哉善哉! 大雄世尊 。"为什么称赞佛陀大雄呢?是因为佛具足大力,能降伏四魔,四魔是指:一,烦恼魔,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心,故名魔。二,阴魔,又云五众魔,新译云蕴魔,色等五阴,能生种种之苦恼,故名魔。三,死魔,死能断人之命根,故名魔。四,他化自在天子魔,新译云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此中第四为魔之本法,他三魔皆类从而称魔也。因此凡是寺院之中的大雄宝殿,所供奉必定是佛像而非菩萨或护法像。
佛教进入中国之后,已经成了中国文化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对于这当中的文化我们应当要有了解,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大雄宝殿在佛教的寺庙里地位很高,大雄宝殿就是整座佛教寺院的正殿,所以大雄宝殿这个名字并不是胡乱取来的,因为大雄是佛的德号,并且它的意义是包含万物,威慑群魔。
一般去过寺庙的朋友们应该都比较清楚。一座寺庙中不同的殿堂供奉了不同的菩萨,而一般供奉释迦摩尼的那座殿堂就叫做大雄宝殿,因为大雄是释迦摩尼的德号,所以供奉释迦摩尼的那座殿堂又叫做大雄宝殿。当然为什么要把供奉释迦摩尼的那座殿堂当做整座寺庙的正殿呢?这个问题应该不用太过过多的解释,因为大家应该都清楚,佛教的创始人就是释迦摩尼。
那么为什么释迦摩尼的德号叫做大雄呢?这也是有很多的意义的,有一种说法是释迦摩尼之所以德号叫做大雄,是因为佛具足大力。能够将佛教中的四魔降服。所以释迦摩尼的德号叫做大雄,也是佛教弟子对他的尊称。
佛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一个宗教,也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一个宗教,很多朋友的家乡一定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寺庙,而一般在大的寺庙中,一定有一座大雄宝殿。如果不太了解寺庙建筑方位的朋友下次一定要注意一下,千万不要在寺庙的四周逛一逛,就出了寺庙。一定要找到整座寺庙的正殿,也就是大雄宝殿。在释迦摩尼的佛像面前虔诚的礼拜一下,说出自己的愿望。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觉得人需要有希望,而这种方法也是寄托希望的一种方法,在如今这个压力非常大的社会背景之下,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来抒发自己的情绪,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寄托自己的希望,因为只要有希望在,生活一定会美好的。
佛教寺庙的正殿叫“宝殿”,“宝殿”是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地方,叫做“大雄宝殿”。
“大雄”两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歌颂佛祖像勇士一样无畏,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英雄”的意思;二是出自佛祖的德号“大雄”,佛祖释迦牟尼,也称如来佛。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今尼泊尔境内)一个小邦国的王子,本名悉达多,乔答摩,他见到社会上人的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舍弃王室,入深山老林苦修六年,在两棵菩提树下静坐苦思,探索摆脱人间诸苦的道路,终于觉悟成佛,创立了佛教。“佛”是对他的尊称,乔答摩是他的姓,释迦是他的族名,牟尼是尊称。
佛教寺庙的正殿叫“宝殿”,“宝殿”是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地方,叫做“大雄宝殿”。
“大雄”两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歌颂佛祖像勇士一样无畏,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英雄”的意思;二是出自佛祖的德号“大雄”,佛祖释迦牟尼,也称如来佛。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今尼泊尔境内)一个小邦国的王子,本名悉达多,乔答摩,他见到社会上人的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舍弃王室,入深山老林苦修六年,在两棵菩提树下静坐苦思,探索摆脱人间诸苦的道路,终于觉悟成佛,创立了佛教。“佛”是对他的尊称,乔答摩是他的姓,释迦是他的族名,牟尼是尊称。
释迦牟尼胸前的金色符号是是梵文,汉语读作“万”,意为万德吉祥,释迦牟尼等佛像的基座,装饰有莲花的花瓣,称莲花座,含义是以莲花比喻佛教教义纯洁高雅。
佛教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学才有师生的称呼,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根本的老师(本师),就是表示“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呼出家人为“和尚”,“和尚”是印度语,意为“亲教师”,就是亲自教导我的教师。
“大雄”两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歌颂佛祖像勇士一样无畏,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英雄”的意思;二是出自佛祖的德号“大雄”,佛祖释迦牟尼,也称如来佛。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今尼泊尔境内)一个小邦国的王子,本名悉达多,乔答摩,他见到社会上人的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舍弃王室,入深山老林苦修六年,在两棵菩提树下静坐苦思,探索摆脱人间诸苦的道路,终于觉悟成佛,创立了佛教。“佛”是对他的尊称,乔答摩是他的姓,释迦是他的族名,牟尼是尊称。
大雄是佛的德号,因佛具足大力,能降伏四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