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准确把握什么是校园暴力 叫暴力还是欺凌

2025-04-28 05:14:4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校园欺凌学校处理方法校园欺凌防控六举措有效防范和遏制学生欺凌事件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更是学校必须正视、预防和制止的现实问题。那么,学校应该如何防控学生欺凌现象呢?1家校联合,形成合力一个问题学生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都与不合格的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所以,家校联合是防范校园欺凌现象的有效途径和必需手段。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引导好家长。遏制和防范学生欺凌的突破口首先是家长,家长对校园欺凌的态度以及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对防范欺凌现象起着关键性作用。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等渠道,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培训,使家长增强对校园欺凌危害性的认知和重视,关注孩子的异常言行,对孩子个性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不能忽视,更不能纵容。当学生欺凌事件发生后,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意识到对孩子不能姑息迁就,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更不能任由孩子讨价还价,无理取闹,而应配合学校做好教育、惩罚工作,以使孩子不再发生欺凌他人行为。教师要与家长保持经常性,发挥班级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创设家长心理课堂,对被欺凌和欺凌的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等等。2法制教育,刻不容缓一些青少年之所以欺凌他人,源于法制意识淡薄,不懂得约束自己,因此,加强法制教育刻不容缓。学校要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广播室、校报等,做好法制宣传工作,使校园普法教育活动常态化,如实行“聘任校外员制”,请司法人士定期开展讲座,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通过举办“校园”图片展,引导学生从惨痛的案例中认识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增强反对校园欺凌的意识;举办“与法同行”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让学生懂得相应的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对于一些“恶霸”学生,学校可以集中培训,教育他们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掌握基本的防范本领,学会依法解决问题,而不是以暴制暴、以牙还牙。对于被欺凌学生,班主任要教育他们,当遭受欺凌时,要沉着冷静,机智应对,善于自卫自救,而不是去痛苦地受欺凌,如可采取迂回战术麻痹对方,也可通过假装答应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寻找机会逃脱。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或被欺凌后,不要气吞声,要及时报案或告知老师和家长,要相信法律,相信正义,依靠老师、家长的力量和法律的权威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武力解决问题的方式。否则,会导致欺凌现象恶性循环。3适当惩戒,促其反省不以规矩,难成方圆。对于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要给予严厉惩戒,让施暴者因自己的过火行为付出代价,促其反省思过,吸取教训,规范行为,其他学生也会从中受到警示。对于学生欺凌行为,学校和老师应及时跟进,彻底调查,并通知双方家长到校,共同处理欺凌事件。学校要对参与欺凌者做出相应处罚,并记录在学生成长档案中。对已经发生的恶性校园欺凌行为,学校不能抱有“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应当允许司法介入,通过司法人员的协助,做好欺凌一方对被欺凌一方的治疗、补偿等工作,让施暴者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促其警醒,并以此为契机,教育、警示其他学生不要欺凌同学。学校要依据《未成年人保》和《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建立预警、发现、报告、处理和惩戒校园欺凌体系,使惩戒起到教育、震慑作用。当然,实施处罚后,还要进行跟踪观察和调查,施以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既使欺凌行为不再复发,也使受处罚者放下思想包袱,健康成长。4主题班会,价值引领主题班会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解决学生问题的主阵地。在防范和遏制校园欺凌现象时,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教育的主渠道。班主任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疏导学生的情绪,健全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欺凌和校园的发生。在班会课上,可通过视频播放、欺凌案例介绍等,以案说法,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体味欺凌事件对双方及双方家庭造成的不可弥补的伤害,使学生们从中汲取教训。也可组织以“珍惜自我,关爱他人”“反对校园欺凌,远离校园”为主题的班会,通过学生发言、问题讨论、情感交流、真情告白、全班学生签名等活动,净化学生的思想,拒绝校园欺凌。要让学生懂得,对一些身材瘦小、体力单薄、能力较差、家境贫寒、生理上有残疾的同学,要尽力关心和帮助,不能瞧不起他们,更不能欺凌他们,要平等尊重他人,绝不凌弱欺生。此外,班主任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生命化道德教育,教育孩子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和善意,呵护生命,避免伤害他人也避免自己被伤害。当同学间发生矛盾,要合情、合理、合法地去处理,去化解,而不能付诸武力。要教育学生学会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让他们站在被欺凌者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扪心自问:如果那个被的人是我,我会有怎样的感想和感受?以此来启发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了解动态,防患未然百治不如一防。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素养、教育方式有所了解,与家长保持和沟通,引导家长正确地管教孩子。教师特别要及时了解和准确掌控学生的性格、思想、表现和动态。可通过调查学生、家访、观察、交流等渠道,把握学生的行为倾向,发现学生有倾向时,及时做好思想疏导和教育工作,并主动向校方反映并与家长,共同防范,使校园欺凌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教师还要特别关注班级内强势学生和弱势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增强他们的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排解他们的不良情绪。教师应对校园欺凌事件有预判性,加强监测以便及时处理。教师要随时检查反思自己的管教态度,避免出现不公、不当言行,努力保持学生阳光、健康的心理。6培养“逆商”,拒绝欺凌有些学生具有极强的自尊心、虚荣心、嫉妒心和报复心理,遇到打击和挫折,往往会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心理扭曲,为释放压抑情绪,常常会通过寻求来获得心理平衡与满足,欺凌行为便应运而生。对于那些常遭欺凌的学生来说,心理上的弱势常常使他们在遇到挫折时,会变得自卑自怜、自暴自弃甚至排斥自我,这就更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所以,提高学生的“逆商”(全称为“逆境商数”,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耐挫力是防范校园欺凌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挫折观和人生态度,能直面挫折,善于在逆境的磨炼中成长。如组织开展“圆梦挫折中”演讲比赛,“名人挫折谈”名言、警句征集赛,“寻找强者足迹”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强化学生的抗挫能力;也可设置一些“难题”难为学生,使其产生“失落感”,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耐挫体验,这对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校园欺凌也会发生在校外,参与者也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社会青年有时也参与其中。因此,防范与遏制校园欺凌是全社会的责任,每个人都要关心和参与这种联防,使校园欺凌事件不再重演。延伸阅读:四种常见类型的校园欺凌及解决方法很多中小学生都有过在学校被人骚扰或者欺负的经历,可能是身体和语言上的直接攻击,也可能是被人排挤或者散布谣言等。由于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校园欺凌现象对于青少年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构成了一种持续的威胁,并且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持续的影响。如果孩子遭遇了校园欺凌,家长应该怎么办?语言欺凌即用粗鲁的语言欺凌对方的行为,包括辱骂、威胁、无礼地评论别人的某些特征(包括外观、宗教、种族、残疾、性取向等)。例子:当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说:“你可真够肥的,你妈也一样。”迹象:孩子可能会有些落落寡合,变得有些忧郁,或者食欲也不如以前。他们可能会告诉你一些别人说的有关他们的一些难听的话,并且还会问你是否你认为那些话是真的。怎么做:首先教给你的孩子学会尊重。通过你自己的行为来说明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他人的善待和尊重。强调自尊,帮助你的孩子欣赏自己的长处。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在他们遇到别人的言语欺凌时,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加以回应。例如用一种坚定而又非敌对的语气简短地回击对方说“你这样可不好”、“跟你没关系”或者“别来这套了”。身体欺凌即以一种不当的攻击性方式反复地对他人进行殴打、踢踹、绊倒、阻拦、推搡、触碰等。例子:午餐时间,一个孩子在操场上被人拉下裤子。迹象:留意观察可能的警告标志,比如不明原因的割伤、抓伤或擦伤,丢失或损坏的衣服,或者频繁地抱怨头痛和胃痛。怎么做:如果你怀疑你的孩子被人打了,你可以从一次看似随意的谈话开始,问问学校里、课间、回家路上都发生了什么事情。看看孩子是什么反应。控制你的情绪,强调孩子与你还有老师进行开放沟通的价值。不要自己出马欺凌者的父母来解决问题。如果你的孩子继续遭受身体上的伤害,你需要从校外获得额外的援助,比如当地的执法部门。关系欺凌即故意排斥别人,不让某个人加入一个体或组织,可能是午餐的饭桌,或者游戏、运动和社会活动等。例子:一女孩子在舞蹈课上不停地谈论周末一起在外过夜的快活,并且互相分享照片,而在场的另一个未被邀请的女孩子,似乎在她们眼里根本不存在。迹象:注意情绪上的变化,远离同龄人体,比以往更多独处。怎么做:美国加州家庭治疗师Jennifer Cannon建议,和你的孩子谈一谈每天都过得怎么样,并且让它成为每晚的例行公事。帮助他们找到会让他们开心的事情,指出正能量,一定让他们知道有人爱他们和关心他们。重点发展他们在课外活动上的才能和兴趣,这样你的孩子就可以在校处建立人际关系。网络欺凌即利用电子邮件、网络和社交媒体的贴子等,通过下流话、谎言和谣言等攻击某人。或者通过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或者同性恋信息一个敌对的气氛,即使没有直接针对你的孩子。例子:有人发贴子说,“Kayden完全是一个失败者,怎么还有人和他一起出去玩?他是同性恋。”迹象:观察你的孩子是否花在网上的时间比以前更多了,下线以后情绪是否有些忧愁和焦虑。还要注意是否有睡眠问题,请求从学校离开呆在家里,或者从他曾经热爱的活动中退出。怎么做:首先应当建立家庭网络安全规则。根据孩子年龄设定上网时间限制,并与孩子达成一致。了解那些常见的问题、apps和数字设备,让你的孩子知道你会监控他们的网上活动。告诉他们,如果遭受了网络欺凌,不应该参与、回应或者推送。相反,他们应该告诉你,这样你就可以打印出这些不良信息,包括收到它们的日期和时间。向学校和网络服务提供商报告网络欺凌行为。如果网络欺凌行为升级,涉及威胁和信息,可以当地执法部门。如何预防校园欺凌1、给孩子的穿戴和学习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2、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较霸道和强悍的同伴;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3、教育孩子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4、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东西,就给孩子要带到学校去的学习、生活用具上贴上姓名。这样有利于证明这些物品都是属于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5、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一样,这也没有什么关系。尽早地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孩子会形成坚实的自我价值感,会认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样值得尊重。 6、让孩子参加自卫训练。你也许并不希望孩子对侵犯者实施身体上的报复,但情况一旦恶化,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总是好的。这些训练还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严,减小他成为受欺负者的可能。 7、如果欺负仅仅是口头或网络上的,告诉你的孩子不要理会那个侵犯者。有时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应或是被欺负者并未因此而担惊受怕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失去兴趣,事情就过去了(当然,但愿他们不是继续去搜寻下一个目标)。 如果情形继续,让你的孩子告诉侵犯者,他给别人带来的感受是什么,并且要求他停止他的粗暴行为。有些侵犯者面临挑战时,会收敛和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 8、如果遇到校园欺凌,首先可以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幼儿园的儿童可以说:你为什么打我,你这样做是坏孩子。)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大声告诉周围的老师同学关注欺凌者的行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心虚,洪亮的声音可以起一个震摄作用。如果对方还是继续欺凌行为的话,应适当自卫,而不是受挨打。 自卫的原则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同样起一个震摄作用,以行动告诉对方我们不是软弱可欺的。一般欺凌者都欺软怕硬,若看到欺负对象奋起反抗,多会心虚停止攻击行为,而如果被欺负者默默受,反而会让他更加得意忘形,从而持续攻击行为,直到达到目的为止。如果反抗后对方仍未停止攻击,应该在自卫的同时大声呼救求助,并且寻找机会逃走,保护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9、如果遇到校园,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当他在公共场合受到一人胁迫的时候,应该采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态度,这种办免去一些麻烦。真正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到了一个封闭场所里面就比较难办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话,可能会遭来更加激烈的一些。 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唯一的就是麻痹对方,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寻找机会逃走,而不是准备在那儿受一切。 受到这种以后,很多人都是被威胁报案的话会受到报复,但还是应该告诉孩子,碰到这种事情一个是,再一个是不要再以暴易暴,要以法律的方式来解决。 10、事情发生后,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静,并把发生的情况告诉孩子的老师、员、园长或校长。可以先问问孩子是愿意自己去告诉,还是由你去告诉。严重的行为应以法律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