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宋江之外,梁山其他有当老大潜质的好汉们,大概率不会接受招安,自己也不会跑去跟朝廷协商归顺并且替朝廷打方腊。招安在整个水浒传的历史上算是梁山泊的结局,众人又像之前失去自由,要受到地方和中央官府的限制,哪比梁山上逍遥自在。但是梁山上又没有能够与宋江斗智斗勇的角色,所以最后只能跟着老大走了,没有办法。
宋江之所以招安,是因为他从上梁山开始就想着招安,想着哪天能够进入朝廷中央成为权倾朝野的大官。宋江本就是官僚队伍的一员,即使官职不大,比芝麻还小,但宋江志向并不在此,既然按部就班来升官是行不太通了,那就只能另辟蹊径,寻店=点野路子。所以在顺利解决掉坚决的造反派首领晁盖后,宋江招安也就成了时间和时机问题。
如果晁盖继续活着,宋江就永远不可能名正言顺的坐上梁上头把交椅。晁盖是梁山元老,晁盖和兄弟们抢的可是生辰纲发的家,本来就与官家势不两立。后来宋江来投,并带来一帮小弟,晁盖也十分欢迎,威望很高。只不过在宋江面前晁盖在弄权的技术上还有点不够看,但是只要晁盖不死,宋江当老大必然要使些手段,反而会遭到他人怀疑,不能服众。
除了晁盖,梁山也没几个大人物是想接受招安的,都是不满朝廷或者被为官的陷害才上的山,谁想再回去为朝廷卖命?公孙胜修道,吴用计谋多端却没有大将之才,秦明更是因为被诬陷成了屠城者,招安对他来说也很难洗清冤屈。所以这帮人都不太可能像宋江那样主动请求招安的。
很大可能是会的,因为不管是宋江还是他们,选择招安都不是一个自主自愿的行为,而是在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中做出的无奈之举,这也反应了农民起义的悲剧
宋江不是老大,自然没资格代替大家做决定了,需要的是首领做出决定,下面的人通过商量之后,认为是否应当接受招安,这个取决于新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