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孩子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好,到了初中就不行了?

2025-04-05 23:45:2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因为小学的成绩欺骗性比较大,初中跟小学的知识侧重点也不一样,很多孩子适应不了初中的学习方式成绩就会下降。双减政策要求幼儿园不能小学化,小学一年级必须是零基础教学,这说明大家在慢慢淡化小学生的成绩、排名等,但是很多家长仍然不放心,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须考到多少分才算完成任务。家长严格要求孩子的心态是好的,但是因此给上小学的孩子带来太多的压力就得不偿失了,小学生更注重的应该是学习能力,而不是学习成绩。有些孩子在小学的成绩很好,但是到了初中就下滑,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跟孩子的学习思维能力有关,跟孩子的学习习惯也有关系。

一、因为小学的成绩欺骗性比较大。

小学生的成绩欺骗性比较大,家长仔细观察会发现,上小学的时候孩子只需要稍微努力以一点,成绩就能提高,即使成绩不好,报个补课班就好了。但是上初中以后,孩子的成绩下降,不管家长怎么着急,怎么给孩子补课似乎都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二、初中学习的知识比小学更加抽象化。

小学的知识比较具体,比如数学都是一些实际的数,上初中以后涉及到几何、代数等抽象数学,如果孩子的思维能力跟不上,怎么努力都没有用。初中跟小学的学习方法也不一样,如果孩子还是用小学的方法学初中的内容就会落后。

三、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学习习惯才是重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维能力,作为家长只需要让孩子加强锻炼就行,同时要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需要孩子自己摸索,但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成绩的好帮手。

回答2:

因为初中考验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预习能力和复习,有很多孩子这方面能力比较差,同时初中的学习内容比较复杂,进度比较快,所以有很多人跟不上。

回答3:

因为小学的知识量比较小,而且东西都比较简单,所以说在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到了初中学习的东西比较多,又比较的杂,如果不努力的话,跟不上学习成绩就不行了。

回答4:

我认为是初中课本的知识量更加增大了,内容加深了,孩子的学习压力也就增强,导致有些孩子不适应这种压力跟不上学习的进度,学习就慢慢变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