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大中型的西北部国有企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充当了骨干和排头兵的作用,然而在当今市场多元化竞争中,这些企业有很多的客观因素制约着他自身的发展,就像一个身躯庞大且臃肿的胖子,既不灵活,也跟不上节奏,而企业内部人员的机制和积极性也调动不起来,大锅饭饿不死人但也是多数人很饿。官僚作风也是非常明显,如今沿海发达的地方国有企业早已作古,但人家的平均生活水平要远远高于内地,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啊,有点改晚了。
每一次转型的背后总是蕴含着繁荣的种子,同样,每一次繁荣的终点则孕育着新一轮转型的希望,历史总是螺旋式上升,中国民营企业亦如此。既然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已经爆发,甚至有人预言它即将成为历史,但是无论事实将会如何,它在给我国的民营企业带来严重的外部冲击的同时,也给我国的民营企业提出了一个客观存在且亟待解决发展战略问题。为什么说我国的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问题客观存在呢?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无论是在当初的沿海开放城市,还是在的欠发达西部地区,我国的民营企业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他们几乎都是依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或者雇佣大量廉价劳动力,然后通过对外贸易实现企业发展的,这在短期内不但给企业带来了巨额利润,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也成为我国GDP的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可是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明显存在“短浅”现象。这是因为:第一,资源的有限性和地域性决定了企业的寿命。比如在A地有个X公司的子公司,它主要负责销售X公司的生产的能源型产品,那么过上N年后,此能源枯竭了,X公司或者转业或者关门大吉,然后其设在A的子公司还能存在吗?我们再假设,即使此能源不会发生枯竭,那么随着开采的时间加长,其开采难度自然就加剧,即开采成本加大,同时存在政府最高限价,那么当企业没有更大的利润空间时,它的子公司还有存在的必要性吗?第二,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一大特点,这对于人口大国的中国确实是相当有诱惑力的,毕竟这样的企业不但可以大量吸纳就业,而且就业门槛较低、投资需要较少,易于创办。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企业长远发展战略中技术和人才是其关键。第三,对外贸易是我国民营企业得以继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因素,这就是说我国民营企业的战略步骤很容易受外部环境,尤其是国际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我国民营企业的脆弱性和对外依赖性,这次金融危机倒下了那么企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显然,外向型企业不利于我国民营企业创建自己的品牌与形象。为什么说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亟待解决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越来越强,比如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占我国企业数量的比重达70%,比如我国每年的专利申请大多也是来自民营企业。第一,我国民营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要团队。据统计我国每年专利申请中民营企业占的份额远远高于国有企业,专利即使技术创新的表现,又是企业争取先机获得更高利润的方式之一。第二,我国民营企业的繁荣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之一。民营企业不但带动了工业服务业的发展,也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三,我国民营企业对就业的贡献。民营企业是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缓解了城镇就业的巨大压力,促进了我国社会的稳定,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据报道,2003年,湖南省城镇从业人员为858.42万人,其中,国有经济从业人员为403.60万人,占47.02%;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为454.82万人,占52.98%。既然我国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如此,我们该如何促进我过民营企业成功转型呢?第一,创新型企业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么对于我国民营企业呢?没有创新,企业就如无源之水,关闭只是时间问题了。既如此,我们就要大力发展创新型企业,从而创造自己的品牌,最终提高我国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二,企业内向化。虽说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是高科技产业的优势时代,虽说不可以以人多人少来论英雄,但是在消费品市场上,购买力,即购买人数与购买能力,是相当关键。我国的人口数量,无论从绝对角度还是从相对角度说都是可观的;同时,我国经济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人们手中都有了一定的存款,这时,如果我们的投资家抓住机会发展内向型企业,不但可以获得高额利润,而且可以避免国际风险。第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发展靠什么?人才。人才的发现要依靠市场机制,人才的培养呢?激励机制。例如安徽省为进一步完善“事业留人,政策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的激励机制,努力改善人才的工作条件,提高人才的生活待遇,关心人才的政治前途,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真正落到实处,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逐步建立起重效率,重实绩、重贡献、重知识产权的分配机制,充分体现“一流人才、一流回报”的人才激励机制。正如吴敬琏所讲,民营企业的发展,智力资本是关键,只有有利于发挥掌握着智力资本的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制度安排、组织结构和文化氛围,才是适合培养人才,最终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转型发展
什么企业又转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