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开始在载玻上分别用滴管滴一滴清水,是为了保持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形态,便于观察;为了更清楚地观察细胞的结构,可以对细胞进行染色,染色是指用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在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才能染色完全.染色时用稀碘液,成弱碱性,因为细胞核中有容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染色体,故细胞核染色最深.
(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从洋葱叶上撕取的内表皮必须是透明的,为的是让光线能够通过.光线透过物体的结构进入人的眼睛,能够看到物体的结构.
(3)选项A中,目镜是20×,物镜是4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900×;选项B中,目镜是15×,物镜是1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50×;选项C中,目镜是10×,物镜是4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选项D中,目镜是5×,物镜是8×,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
由上可见D选项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
(4)由分析可知,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是顺序是:④滴加清水,③放置表皮,①盖盖玻片,②染色.
(5)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此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物镜而不是目镜,A错误;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此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物镜,B正确;
C、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此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物镜,而图中是镜筒是上升的并且注视目镜,C错误;
D、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此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物镜,而图中虽然看的是物镜但是镜筒是上升的,D错误.
(6)病毒是一类形态十分微小的生物,形态比细胞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大约10亿个细菌等于一颗小米粒大,大约3万个病毒等于一个细菌大,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1纳米=一百万分之一毫米),普通光学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病毒的,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比光学显微镜高许多,可以达到几十万倍.所以只有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的形态.因此草履虫、细菌、衣藻在光学显微镜下都能观察到,只有病毒用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因此用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是B病毒.
故答案为:(1)清;稀碘液;
(2)B;
(3)D;
(4)D;
(5)B;
(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