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学生作文的畏惧心理

2025-02-26 04:06:2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作文是学生运用书面形式进行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势必要经历一个心理过程,而且是极富创造性的心理过程。然而,每次只要一提到作文课,有的同学表现出焦虑的神情,最终迫于无奈只得拼凑几句。这样,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严重导致学生失去写作文的信心。
学生作文畏惧心理调适该从何入手?
一、引导观察,积累作文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学生的作文材料积累不多,时常感到无话可写,久而久之产生怕写作文的心理障碍。因此,注重引导学生观察,不但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而且有助于学生感受生活,把握事物的特征,从而为学生作文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观察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留心身边的人。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需求,要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各种人做细心观察,让学生关注他们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并要求学生能从中体味出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的个性、行为特征。
2.注视身边的事。学生的生活环境主要在学校、家庭。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地让学生观察身边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抓住事件的过程,如:一堂课、一次活动、一次实验,甚至一次争吵等的开端、发展、结果,并记住必要的细节。
3.关注自然景物。关注自然景物,就静态而言,主要有庭院、校园的自然景物;山水的形态、颜色;村庄、田野的四时之景等。就动态而言,主要有早晚天气的阴、晴变化以及风、雨、雷、电的动态声色等。
二、做好记录,奠定作文基础

观察是积累材料的一个动态过程。但由于在观察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象的模糊性比较大,往往对观察的对象难以抓住特征,而且也会产生遗忘。因此,教学中有必要要求学生做好观察记录。为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做好观察记录。要求学生注重观察记录,养成记录的习惯,时常把自己观察的东西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片段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又能收集、积累写作的素材,为学生作文奠定基础,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练笔作用。
2.做好感受记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教师要求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观察的见解、观点和主张”。这样,把学与思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学生积累的材料就不会停留在表面,产生自己的感受,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三、重视启发,激发学生热情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内容,注重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说身边事、身边人,以此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后,同学们被深沉、真挚的父爱所打动。我就抓住这个时机,引导学生捕捉生活,就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都有爸爸,谁能说说你爸爸的事?”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学生七嘴八舌,像炸开了的锅一样,说好的,说不好的都有。可有一位同学一直低着头,一言不发。我问他为什么这样?他却留着眼泪,讲述了父亲的不幸遭遇:因为家穷,为了孩子能上好学,家里能盖上新房,父亲长期在外下苦力。可是,在三年前的一次车祸中丧生。这个事令全班同学感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了出来,纷纷拿起笔,沉浸在写作中。不多时,像《爸爸,我想对你说》、《您快回来,爸爸》、《我的赖皮爸爸》、《爸爸跟我一起学英语趣事》几篇成功之作诞生了。
四、加强阅读,提高思维能力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写作的心理与学生的写作思维紧密相关。也就是说,学生之所以有畏惧心理,与学生的构思能力不强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阅读,特别是多读古今中外的各种名著,这不但使学生获得丰富词句,得到作者的睿智和思维方式的启发,而且从中认识社会,感受生活,体验人生。正如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样,不但减少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
五、激励式讲评,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活动对学生情绪影响较大的方面,不仅只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且还有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考核评价。学生对学习成绩、分数、等级都是十分关注的,对来自这方面的任何刺激的反应都是十分敏感和强烈的,也因而极容易为此产生情绪的波动。作文教学中,老师对作文的点评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必须坚持鼓励原则,以情诱情,以情激情。使学生产生愉快的体验,并使这种情感体验对他们的习作行为产生强化作用。
六、体验成功,增强写作兴趣
成功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更有助于激发学生持续发展的欲望。而在学生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权威人物的负面影响”。因而,在作文批改中,要注重坚持叶圣陶先生的话:“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作文的兴趣。
有个老师写过一则这样的评语:“你描写的景物的确很美……,假如再运用一些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动静结合不就更好吗?”这则评语既肯定了学生的成功之处,又启发学生的思考,也教会了学生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学生获得老师的鼓励和中肯的评价是愉悦的,而且自信心增强了。而对基础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由于他们怕的是写不好作文,在心理上产生障碍,从而造成自信心不足。因此,在批语中,则更要给予鼓励性的评语。让学生在表扬、鼓励中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成功快乐,从而减少不必要心理负担。

淄博心理咨询专家阎加民表示,学生有畏惧作文的心理不可怕,只要老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和体验生活,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话,并在老师的表扬、鼓励中,消除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就能写出成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