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排山倒海、调虎离山、巴山夜雨、巫山云雨
1.东山再起
读音:[ dōng shān zài qǐ ]
注释: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出处:唐·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造句:失败了,只要不灰心丧气,一切从头开始,重整旗鼓,就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2.排山倒海
读音:[ pái shān dǎo hǎi ]
注释:推开高山,翻倒大海。 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出处:《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
造句:洪水排山倒海地向前涌了过来。
3.调虎离山
读音:[ diào hǔ lí shān ]
注释: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大圣道)才然来;我使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却着我师弟取水去了。”
造句:抗日战争期间,我游击队经常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把日本鬼子引出驻地,然后消灭他们。
4.巴山夜雨
读音:[ bā shān yè yǔ ]
注释: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
5.巫山云雨
读音:[ wū shān yún yǔ ]
注释: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 后称男女欢合。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