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是野路子出身,做美术进入影视圈的,他和那些“第五代”学院派不同,他更接地气,更世俗一些。第五代们也拍小人物,但那些小人物就算是挣扎在底层,也是为了生存,而冯小刚拍的小人物,是为了生活。这也是为什么在早期,冯小刚的贺岁片三部曲《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他拍的是老百姓的日子:结婚、买房、工作、要债。冯小刚拍的小人物,总是为钱苦恼,而第五代们拍的小人物们,谁为钱发过愁?《活着》里的福贵都没有。冯小刚的东西,更现实,容易产生观众的共鸣,所以大家爱看。很多文艺工作者的苦闷就在于此:他们最受欢迎的作品,很可能并不是自己想创作的。很有野心的冯小刚,是不满足于自己做一个拍贺岁片、“过日子”片的导演的。所以他开始拍《手机》《大腕》《天下无贼》,这三部电影为他积累了大量口碑,也为他赢取了大量自信,然后他开始挑战《夜宴》。《夜宴》是让他的作品开始毁誉参半的起点,接下来的《集结号》再次大获成功,冯导很快从《夜宴》的稍许失意中振作起来,也许那时他开始相信,自己是无所不能的。
但其实他忘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集结号》的编剧,是刘恒。《集结号》的成功,是本子的成功,是演员的成功。至于冯小刚的成绩,主要集中在战争场面中,而《集结号》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的战争片。刘恒是作家,也是编剧。《菊豆》《没事偷着乐》《云水谣》《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少年天子》这些经典影视剧都是他的作品,而导演并不是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