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分等计算机处理的技术路线

2025-04-26 20:39: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甘肃省农用地分等工作中,充分借助了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储存能力,每个步骤都运用计算机协助处理,包括原始数据的输入、空间信息的建立以及空间数据的处理、计算、管理和输出等,其具体步骤为:

(1)先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地类代码提取耕地地类图斑作为分等单元。

(2)将土地利用现状图与耕地后备资源图叠加分析后补充宜耕地图斑为分等单元。

(3)对县级土壤图及上报的各种因素草图进行矢量化,再与经过软件拓扑构建后的农用地分等单元图进行空间叠加,导出叠加后的单元因素属性表,通过“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计分规则表,计算得到分等单元指定作物各分等因素的指标分值。

(4)将计算得到的分等单元指定作物各分等因素的指标分值结果,根据连接字段导入叠加因素后的分等单元图。

(5)将导入加权后各分等因素指标分值属性的分等单元图与县级指标区图叠加,根据分等单元所在的指标区,查找指标区的因素权重,通过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到分等单元各指定作物的自然质量分。

(6)查找分等单元所在县(市、区)的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并根据指定作物的产量比系数,通过公式计算得到各指定作物的自然质量等指数。

(7)通过指定作物的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的系数修正,得到各指定作物的农用地利用等指数。

(8)然后通过指定作物的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的系数修正,得到各指定作物的农用地经济等指数。

(9)最后根据熟制状况,对两年三熟区进行多作物综合计算,得到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指数、利用等指数、经济等指数。

(10)对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指数、利用等指数、经济等指数以 100 分为等别间距进行划分,得到农用地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别、经济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