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短文与《蟋蟀的住宅》一文相比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2025-04-03 10:42:4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是根据法国著名的昆虫家法布尔的《昆虫记》选编而成的。这篇课文多年来一直出现在人教版第9册的教材中,冀教版的教材也选编了这篇课文,不同的是这次这篇课文出现在了12册,而且文章内容的选择,语言的表达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样的变化更贴近原著的风格,也更能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
文章主要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读者见识了蟋蟀的住宅——这项伟大的工程,也感受到了蟋蟀精神的可贵之处。当然,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和对生命的敬畏。
文章作为一篇科普短文。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关于蟋蟀的一些科学知识,但是作者在介绍这些理性知识时,运用了充满感性话的表达方式,最为显著的表现形式就是拟人化。不仅仅是这篇文章,我在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时,每一篇文章都带给我这样的感受。为什么我们读《蟋蟀的住宅》这样兴趣盎然?作者对蟋蟀的观察细致入微,可以想象,从外部到内部,从春天到冬天,从幼虫到成虫,需要怎样的一番观察啊?而这一切行为的背后,我觉得就是作者对科学研究的负责和热爱,更是对蟋蟀生命的关注和尊敬。他在观察蟋蟀之后毫不吝惜的赞美,都与生命有关,建立在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上。其实,法布尔的《昆虫记》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不但展现了他科学观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学才华,还向读者传达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回答2:

这语文相比在语言的表达上通过了各种修辞手法和拟人的形象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