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
2、志当存高远。
3、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6、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
7、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8、前无去路,诸军何不死战?
9、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10、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11、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12、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13、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14、既生瑜,何生亮。
15、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16、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17、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
18、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19、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20、生子当如孙仲谋。
21、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22、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
23、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2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5、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26、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
27、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28、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29、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30、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
31、此时人困马乏,大家面面相觑,各欲逃生。
3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3、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3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5、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36、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3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8、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
39、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40、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41、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42、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43、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44、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45、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1、刘备,人中之龙也,生平未尝得水。今得荆州,是困龙入大海矣。孤安得不动心哉!——曹操语
2、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许劭对曹操语
3、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关于杀伯奢一事,曹操对陈宫语
4、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对吕布的夸奖
5、竖子不足与谋!——关于杀董卓一事,曹操语
6、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被气后,士兵语
7、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吕布对允语
8、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虽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况城池本非吾有;家眷虽被陷,吕布必不谋害,尚可设计救之。贤弟一时之误,何至遽欲捐生耶!——刘备语
9、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郑泰语
10、庶安敢比亮?庶如萤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徐庶对曹操语
11、吾视曹操百万之众,如群蚁耳!但我一举手,则皆为齑粉矣!——诸葛亮对鲁肃语
12、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语
13、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策对孙权的遗言
14、既生瑜,何生亮!——周瑜语
15、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老将黄忠对张合语
16、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火烧兀突骨的蛮兵,诸葛亮语
17、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诸葛亮对姜维语
18、臣亮五出祁山,未得寸土,负罪非轻!今臣复统全师,再出祁山,誓竭力尽心,剿灭汉贼,恢复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昭烈之庙,诸葛亮语
1、既生瑜,何生亮!
2、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3、古者择贤者而让之。
4、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5、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
7、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8、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
9、前无去路,诸军何不死战?
10、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1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2、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13、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14、宽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敌。
15、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6、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17、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18、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19、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1、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
22、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
23、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
24、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25、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1、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出自《三国演义》第1回,这句话本身就是对历史的精准描述。 指人物或事物不断变化,分分合合本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必然。
如果硬要深究其中的道理,不外乎一个“利”字,所谓分有分利,合有合利,分利大则人心思分,合利大则人心思合。古今中外,无不如此。治国安民,计皆出于驭利之术也。
2、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
出自《三国演义》第6回, 司徒杨彪曰:“关中残破零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望丞相监察。”
有时候天下动乱只在一念之间,而安邦兴国却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
3、吾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之玄孙。
出自《三国演义》第20回,没错!刘备就是靠着这句话起家的,身份出身固然重要,充分自信也是必不可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