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治疗了!
肝炎是由一种RNA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戊型肝炎病毒在欧美少见,但在远东地区广泛流行;近二成中国人带有戊型肝炎抗体,意味曾受感染。猪和其它动物都可以带戊型肝炎病毒,可能是此病毒的储源。
症状:小童和青少年患病较多。急性戊型肝炎症状和其它急性病毒性肝炎一样,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发热、眼白和皮肤呈现黄色、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部份患者为无黄疸型肝炎,甚至毫无症状。
诊断: 急性病毒性肝炎期内,血里会出现IgM戊型肝炎抗体。三~数月后取而代之出现的IgG戊型肝炎抗体,则可保持阳性几年。
戊型肝炎属自限性疾病,休息好,加强营养,即可痊愈。戊型肝炎不会转变为慢性肝炎。少数患者会有胆汁阻塞,眼和皮肤黄色及皮肤痒迟迟不退。但最多半年就也可以复原。一般患者死亡率极低,但孕妇则例外,可有高达20%的死亡率。科学家目前仍未明白孕妇为什么是高危群。
患者起病症状三星期内会将戊型肝炎病毒排入粪便。戊型肝炎是被患者污染的食物、饮水传播。食物传染多由于凉拌菜、贝壳类河海产、熟食被污染后传播。煮菜的温度足以杀死病毒,因此即使病疫流行,也毋需避食任何蔬菜。人与人之间的传染绝无仅有。调查发现仅有1-2%患者家属会染上戊型肝炎。因此完全毋需害怕与患者有日常生活上的接触。血液和性接触都不会传播戊型肝炎病毒。
目前并没有疫苗或特殊的治疗药物。免疫蛋白的功效亦未见证实。
慢性肝炎指急性肝炎在经过6个月后,仍有临床症状和肝功能障碍者,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或上腹不适,严重者消瘦、面色灰暗、黄疽等。肝功能明显异常,特别是体内转氨酶升高。中医学认为,急性肝炎迁延不愈,湿热留变,肝病传脾,气滞血瘀成为慢性肝炎,临床上:常用治疗本病的有效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垂盆草、阴行草各500克,矮地茶250克。上述各药加工成棕褐色颗粒,每袋重13克;开水送服,每次l袋,日3次,代茶饮。
本方用于慢性肝炎有良效。
[方二]
虎杖根500克,北五味子250克,蜂蜜10130克。将虎杖、五味子洗净,用砂锅加水浸泡半小时,水量以浸没药物为度,中火煎沸后,改用小火煎半小时,等剩下1大碗药液时,滤出头汁;再加水2大碗,煎2汁,约剩下1大碗药液时,滤出,弃渣;最后将头、二汁及蜂蜜一起倒人大砂锅内,小火煎沸5分钟后,离火,冷却,装瓶,盖紧,每日3次,每次1匙,饭后开水冲服,两个月为1疗程。
本方柔肝解毒,去疹止痛,利湿,适用于慢性肝炎。
[方三]
米醋1000毫升,鲜猪骨500克,红、白糖各120克。共煮,不加水,沸后30分钟取出过滤,成人每服30--40毫升。
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慢性传染性肝炎。
[方四]
淮山、园肉各15--25克,水鱼1只(即甲鱼)。先用热水烫水鱼,使其排尿后切开洗净去肠腔,然后将水鱼肉与壳一起连同淮山、园肉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服用。
本方治阴补阳,适用于慢性肝炎之症见气血不足者。
[方五]
淡附片30--120克,龙胆草、莱菔子、白蒺藜各9克,石决明30克,女贞子、广郁金、当归身、炒白术各9克,干姜6克,粉丹皮9克,生甘草6克。先煎淡附片、干姜、生甘草、石决明2--3小时,然后纳入诸药再煎1小时,1日1剂,分早晚服。
本方为中医陆震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的经验方,功能温阳益阴,培土荣土。
[方六]
巴戟天15克,仙灵脾15—30克,菟丝于、桑寄生、丹参各30克,陈皮6克,虎杖15—30克,黄芩15--20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上海市王英仑治疗乙型慢性肝炎方,功能温肾健脾,化湿活血。
[方七]
当归、白术、柴胡各10克,茯苓、虎杖各15克,茵陈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疗程。
本方为湖北中医钟磊治疗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方,功能清热解毒,活血调肝。
[方八]
柴胡、枳壳、川芎、香附各12克,郁金、太子参、茯苓各15克,陈皮、半夏各12克,白术、黄芩各15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为上海中医王育群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方,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方九]
金钱草、车前子(包)、泽泻、薏苡仁各12克,草决明15克,山楂12克,丹皮10克,丹参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草河车12克,桑枝30克,大黄炭10克,生地15克,桃仁10克,黄精15克,生黄芪5克,何首乌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北京中医陈增潭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功能清除里邪,扶正补虚,调理气血。
[方十]
柏子仁、酸枣仁各12克,天冬10克,麦冬、当归各12克,五味子9克,生地黄14克,党参12克,玄参10参,丹参16克,远志8克,茯苓12克,橘梗10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养心安神,治阴柔肝,对慢性迁延性肝炎有效,是空军衡阳医院中医科奚彩昆的经验方。
[方十一]
黄芪、党参各15克,薏苡仁30克,蚤休、白芍各10克,丹参15克,贯众10克,茵陈30克,女贞子、蚕砂各15克,白术、川楝子各10克,柴胡6克,枳实10克,生草6克,菟丝子30克。水煎服,30日为1疗程。3-4个疗程有效,见效后本方改为蜜丸以巩固疗效。
本方为湖北中医刘宇富方,功能益气补中,疏肝活血,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
[方十二]
南沙参30克,全当归、杭麦冬、甘构杞、熟地黄、杭白芍、制鳖甲、鸡内金、霍山石斛各10克,北五味5克,广郁金、青陈皮各10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湖北著名中医杜健民验方,功能滋阴养肝,可用以主治慢性肝炎,肝肾阴虚型, 症见两胁隐痛、口苦咽干、手足心热、头昏身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或苔 薄黄、脉弦细。
口苦甚者加酒炒黄连以清热,失眠者加酸枣仁、琥珀以安神定志,腹胀纳差者加炒三仙以助运化,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者加桃仁、红花、三七以活血通络。
禁忌:肝胆湿热及脾胃虚寒者忌服。
[方十三]
柴胡9克,茵陈20克,板蓝根15克,当归9克,丹参20克,莪术、党参、炒白术各9克,黄芪、女贞子各20克,五味子15克,茯苓9克。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相混,早、中、晚分3次服。亦可共碾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日服3丸。
本方为甘萧著名中医周信有验方,功能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清解祛邪,培补脾肾,可主治慢性、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
有湿热证候或瘀胆现象的,方中茵陈可重用40—60克,以利于清利湿热,再加赤芍、栀子,是出于祛瘀利胆的目的。虚赢不足严重的,偏于阳虚酌加淫羊藿、仙茅、肉桂以温补肾阳,偏于阴虚酌加生地。枸杞等以滋补肾阴。对于肝硬化代偿失调,血脉瘀滞,阳虚不化所出现的腹水,根据“去瘀生新、温阳利水”的治则,在重用补益脾肾和活血祛瘀之品的基础上,尚须酌加理气利水之品,如大腹皮、茯苓皮、泽泻、白茅根等,如此标本兼治,有利于腹水消除,恢复肝脏代偿功能。
[方十四]
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各15克,甘草6克,黄精、沙参各15克,麦冬10克,枸杞子、白芍各15克。上药共煎,每次煎得药汁1印口1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本方为上海著名中医王翘楚验方,功能健脾、益气、生津、养肝,适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恢复期,慢性病毒性肝炎由于肝病日久、脾虚失运、肝阴受损、缠绵不易恢复者。
黄疽尚未退净,GFI仍不正常,湿热余邪未清者,加金钱草、车前草、大黄,以清泻湿热、利胆退黄;有肝郁气滞证候者,加柴胡、郁金、枳壳,以舒肝理气;肝区疼痛甚者,加金铃子、延胡索以止痛;有肝阳扰心者,心情急躁易怒,夜寐不安,心慌,梦多,则加龙骨、牡蛎、珍珠母、五味子、酸枣仁、夜交藤等,以平肝、宁心、安神。
[方十五]
猪肉、鲜平菇各500克,料酒、精盐、葱段、姜片、生油适量。将猪肉洗净,下沸水锅焯一会,捞出洗净切成块,平菇用水洗净。坐锅加入生油,油热后加入姜、葱煸香,放人肉块,烹入料酒,煸炒至水干,加入清水、精盐,用武火烧沸,文火炖至肉熟,倒人乎菇炖至平菇熟透人味即成。
乎菇内含较高的碳水化合物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不仅味鲜美,而且治疗作用较好。对肝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软骨病和高血压等病均有很好的疗效,能调节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并含有某些抗癌的物质,所以又能作为预防癌症的保健食品。配以温补之品猪肉,能提高平菇的滋补保健疗效。
[方十六]
泥鳅500克,豆腐250克,食盐适量。泥鳅去腮及内脏,冲洗干净,放人锅中,加清水,煮至半熟,再加豆腐、食盐,炖至熟烂即成。
本方有清利湿热功效,适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及传染性肝炎。
本方出自《泉州本草》,方名为后补,原方用于“黄疸湿热小便不利”。为治疗湿热黄疸方。湿热熏蒸,胆液外泄,则见黄疸,法宜清利湿热。方中以泥鳅为主,清利小便以除湿热,尤宜于黄疸;以豆腐为辅佐,清热解毒以助清利湿热之力,合用而成清利湿热之方。
[方十七]
活鲤鱼250克,白糖40克,植物油500克(实际耗用50克),葱、姜、蒜各10克,面粉40克,干团粉5克,本养数个,笋尖8克,干木耳O.15克,酱油15克,醋、料酒各10克,清汤60克,清盐5克。
把干木耳用开水发好,葱、姜、蒜切成细丝,荸荠、笋切成薄片,团粉加上一倍以上的水调成湿团粉;将活鲤鱼杀死,去鳞挖鳃,取出内脏,洗干净,抹干,再将鱼的两面用刀划成5.6公分的刀口,先将精盐撒进刀口处,稍腌,再把干面粉向各刀口撒匀,然后把整条鱼的两面都沾满面粉,并且要沾得均匀;把油锅烧至滚时,将鱼放人油锅,鱼身上的刀口立即张开,鱼尾翘起,用刀铲不断地铲动锅底,以防粘锅。这时,可将鱼尾推向锅边,使鱼身稍弯,翻过来再炸,然后把鱼身压平,并把鱼头按进油里,让它炸透,等呈金黄色时,取出,滤去油之后,放进盘里;再取少量植物油,放上葱、姜、蒜丝,加人醋,同时,加进木耳及笋片、荸荠片、肉汤、料酒、白糖、湿团粉等,烧成浓汁,快速浇在已炸好的鱼身上即成。在正餐时食用,1日1次。
内含有蛋白质31.1克,脂肪58.6克,糖76克,热量956仟卡,钙434毫克,磷397毫克,铁5.7毫克,硫胺素0.18毫克,核黄素0.19毫克,尼克酸6.2毫克。
本品适用;厂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营养不良、消化不良以及肝脏病患者食用。
[方十八]
山药50克,蛋黄2个,粳米150克。将鸡蛋打破,去白留黄,用筷子将蛋黄打散,山药洗净,切片;粳米淘洗干净。将山药、粳米一道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将锅置武火上烧开,改用文火熬煮至熟。起锅前,将鸡蛋黄倒入粥内,再拌匀烧开即成。
本方有滋阴润燥,养血息风之功。是中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春季最佳的饭食。可辅治心烦不得眠、热病痉厥、虚劳吐血、呕逆、下痢、胎漏下血、烫饬、肝炎、小儿消化不良等症。
参考资料:http://www.bioon.com/Article/Class190/yanfang/gandang/200407/58815.html
患急性肝炎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症状,常使病人痛苦难忍,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表现,在此略加解释,以使病人及其家属能正确对待。
(1)食欲减退,恶心厌油。 这是大多数肝炎病人都有的症状,尤其是黄疽型肝炎病人表现更严重。肝脏是入体内最大的“化工厂”,参与人体内的一切代谢过程。其中分泌胆汁是重要功能之一,胆汁中的胆盐对脂肪的吸收消化起着重要作用。患肝炎后,因肝炎病毒诱发肝细胞大量破坏,分泌胆汁的功能减低,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故而厌油食,患肝炎时胃肠道充血、水肿,蠕动减弱,胃肠功能紊乱,也影响食物消化与吸收,加之代谢产物不能由肝脏来解毒,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故导致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急性病毒性肝炎产生食欲减退等症状
(2)疲乏无力 这是肝炎病人发病的早期表现之-。病人往往说不清楚何时起病,其表现也不相同,轻者不爱活动,重者卧床不起,连洗脸、吃饭都不爱做。尽管经充分休息,疲劳感仍不能消除,严重者好像四肢与身体分离似的。其原因是由于病人食欲不振,消化吸收障碍,导致人体能量不足;其次是由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使肝脏制造和储存糖原减少;另外缺乏维生素、电解质紊乱及肝细胞破坏引起血中胆碱酯酶减少,影响神经、肌肉正常功能,从而出现说不出的全身乏力。
(3)尿黄如茶。 黄疸型肝炎病人都有尿黄的症状。初起尿色淡黄,逐日加深,浓如茶色或豆油状;继而皮肤及巩膜发黄。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红细胞寿命是120天,被破坏的红细胞会放出血红蛋白,经过一系列的分解代谢,变成黄色物质叫胆红素。由于肝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使胆红素进入血液增多,经尿液排出体外较平时增加,故尿色加深。尿的颜色越黄,说明肝细胞破坏越重,病情好转尿色逐渐恢复正常。
(4)发热 急性黄疽型肝炎早期常有发热,多在37.5-38.5摄氏度,高热者少见,一般持续3-5天,而无黄疽型肝炎者发热远远低于黄疽型肝炎者。许多病人发热还伴有周身不适、食欲减退,误认为得了感冒。为数不少的黄疽型肝炎病人,往往在医院门诊按感冒治疗,3-5天后待黄疽出现才被确诊,这是缺乏对肝炎发热症状认识的缘故。发热的原因,可能是肝细胞坏死、肝功能障碍、解毒排泄功能减低或病毒血症所引起。
(5)肝区痛。肝炎病人常常诉说肝区痛,涉及右上腹或右背部,疼痛程度不一,有的胀痛、钝痛或针刺样痛,活动时加剧,且时间不一;有时左侧卧位时疼痛减轻。其原因是由于肝炎病毒引起肝脏肿大,使肝被膜张力增大;炎症波及肝脏韧带及其周围的纽织;另外患肝炎时病毒也常常累及胆囊及胆道系统,引起胆囊〕迎道及其周围的炎症。也有病人初患病时无肝区痛,一且确诊肝炎后,常常诉说肝区不适及肝区痛,这可能是精神因素的关系。对持续疼痛长期不缓解者,应认真检查以排除其他原因。
(6)少数重型肝炎病例可见腹胀、少尿、出血倾向和意。
急性甲肝好治,一般都会治愈。
乙肝不好治,一般治不了,只能稳定、延缓其进展。
有少数人由于自身的免疫力,可以自愈,但那毕竟是少数。
可以一直活,MS没有听说因为肝炎死掉的,癌才可以
肝炎有许多种,而且MS轻重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