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变成奴隶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这个课题,许多老师在解释的时候,总是这样讲:因为这样的社会制度使得生产力得到了发展所以,根据唯物主义理论,生产力的到发展的社会制度就是进步的制度。
但是我相信,许多学生是无法理解的。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下社会成员公平互爱,小民寡国有何不好?毕竟自由、公平、正义才是我们现代法治社会甚至是人类一直以来追求的终极理想(法律价值的阶梯型性理论,现在为世界法学界通论)。
那么是奴隶社会好呢?还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好呢?我可以肯定的告诉您,绝对是奴隶社会好!
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是狭隘的共产主义,其共产主义的公平、正义绝对只限于本氏族、部落成员之内。而对待本氏族以外人员呢?根本不拿其他部落的人类当做人类来看待,那是魔鬼,那是食物!而奴隶社会呢?绝大多数时间里,对本氏族以外的人类,虽然绝不可能给予本氏族的公民权力,但是不会抓住一个外族成员,就吃了吧!从这个角度看,最少奴隶制社会,是扩大了“人人皆兄弟”的外围的。是将人道主义精神扩大了的。
这下就明白了,奴隶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了吧。
至于第二个问题:贫富差距的产生?
贫富差距,的基础来源于物质资料的可剩余。但是物质资料有剩余了,就一定存在贫富的差距吗?
有一个立方的水,在盒子中水是平的。又多了一立方的水,倒进盒子里,盒子里的水就不是平的啦吗?肯定还是平的。所以物质产品存在剩余后,也不一定就有贫富差距!
那么贫富差距的来源是什么?是“盒子”的不一样!就是说,同样的一升水,分别倒在高矮不同的“盒子”里,这两个盒子的水就不会平了。这个盒子是什么呢?就是私有制!大家分别都有自己的盒子的时候,由于大家分别拥有的盒子不一样,就决定了贫富差距的形成!
以上的回答不知道,您是否满意。如果您还想问,那么私有制为什么会存在?和为什么私有制会产生?我大体说一下:那是因为原始社会公有制下,的人类(其实应该叫部落成员)个体的不一样性(或者称之为差异性从智力、体力等方面)。但是人类区别与其他许多动物的的一个方面就是社会性,我们人类的祖先们在基于信任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进行了社会分工(此处不同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那种分工,还远没有达到那个层次)。也就是“甲”你去堵住那个山口,“乙”你来用抹了毒的枪向猛犸象头扔之类的分工。在社会分工的过程中必然就产生了权利的分配!
其实权利的不公平性,我相信绝对早于物质的可剩余性!但是同样这两条共同导致了贫富差距。由于权利的分配不公平行由来已久,所以当物质的可剩余性到来之际,也就是贫富分化与私有制形成之时。
历史进步主要是以经济发展为主线的,因为经济可以决定政治和文化,公天下变为家天下正是因为生产力进步,农业逐渐发达,劳动效率提高,贫富差距出现,富者占有欲变大,人与人间的地位发生变化。
人类的贫富差距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始社会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分享捕获的猎物;渐渐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发展,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生产工具的先进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掌握先进生产工具的人也就掌握了先进生产力,社会才有贫富的差距产生……
这也就是为什么奴隶社会变成封建社会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取决于它代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
没有所谓绝对的民主,如果奴隶社会大家都一起没饭吃,这种民主!封建社会至少还有一顿饭吃,这是独裁! 那我想请问你要吃饭呢还是要民主呢?
有时候独裁未必是坏事,有时候民主未必是好事。
希特勒独裁,德国厉害吧,
现今法国民主吧,被誉为权利更替快,政权不稳的国家,国家执行力量弱。
古时候,生产力低下,独裁才有可能更多的把人力集聚在一个地方,在一个声音的指挥下完成一件一个几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情,如:京杭大运河、长城等等。这在当时是一种促进生产力进步的方法,就是一种生产关系的进步,可以促进生产力。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制度进步,符合社会进步发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