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哪些朝代的哪些职务是从民间招募选出了的?从民间招募高人来担任某些宫廷职务?

2025-04-29 09:46:4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中国古代这个说法就别叫大了。
先秦的时候,中国主要采取分封制,很少有平民能当官。到了春秋战国,由于诸侯争霸,这种局面才略有改观,一些有能力的人通过军功或者谋略当官。即便如此,没有战功的平民或者小贵族也是很难当大官的。荀彧是无战功无世袭封侯的第一人。
到了汉朝,有了推举制,只要你能和评论者搭上关系,得到即使是差评,也能当官。比如诸葛亮、庞统,就是得到了当时荆州名士庞德公、冰镜先生(三国演义里的水镜先生)等人的推崇,才可能得到当权者的赏识。但由于不是蒯家、蔡家等大家,还是只能投靠刘备这种流浪军阀。
魏晋时期,把这种制度稍作改进,变成了九品中正制。这实际切断了平民和小贵族当大官的途径,结果国家有能力的人才不是得不到重用,就是有力无权,在北方少数民族进入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
北朝还是能重用一些人才的,但渐渐的被魏晋的选官制度影响。南朝依然是九品中正制,而且更加恶化,成了士族制度。
到了隋唐,就有了科举制,只要你有本事,且不是囚犯,就可以参加科举。这样,平民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本事当官。即使如此,唐朝的人还是喜欢给自己找个望族,比如柳宗元,就自称河东柳氏。这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无需评论好坏。
有很多人把高考比作科举,这相当不对。科举制是平民当官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否是八股,从制度本身还是公平的。可是高考你考好了,不代表你以后就能有好工作,更别提当官。所以高考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更没法和科举相比。科举类似今天的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