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岁孩子体检贫血需要怎样注意饮食方面?

2025-02-25 10:23:3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了解0-3岁宝宝喂养的聪明之举。在0-3岁的关键时期内,为宝宝预定健康身体和聪明的大脑!
聪明之举11:上饭桌
9个月后是宝宝建立进餐规律的阶段,他们开始登堂入室,在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了。他们正式进入离乳期,规律的进食将会慢慢替代乳品的营养地位。经过几个月的辅食添加训练,他们可耐受的食物范围扩大了,常见的食物已不在话下。虽然宝宝在餐桌上仍是个“小麻烦”,但这是让他们领会正常进食规律的一个重要过渡。
聪明之举12:吃肉菜饭
减少喂奶的次数,让宝宝随餐进食营养更加丰富多样辅食。宝宝的一日饮食不妨这样来安排,早晚母乳各一次,早餐给予肉末菜泥大米粥,午餐搭配碎菜肝末烂面条,下午加些苹果泥和小饼干,晚上做鸡蛋黄鱼羹和碎菜烂饭,是不是看上去挺好吃?
聪明之举13:每天喝奶
如果辅食添加正常,9-12个月大的宝宝每天应保持饮奶300-500毫升,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从自然角度来看,虽提倡应坚持哺乳到宝宝满1岁半,但母乳喂哺到这个阶段已远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了。
聪明之举14:口味稍淡
许多宝宝长到1岁了还不识五味,因为他们的妈咪担心宝宝的心脏、肾脏功能发育不完善,不敢让宝宝品尝咸、酸、甜、油的食物,当然,未额外添加盐、糖、醋、油等调味品,营养也不会缺乏,添加少许盐、糖、油也不意味着宝宝长大后就一定会成为一个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的患者。实际上,适当的味觉刺激能够调动宝宝的食欲,甚至可让他们更快乐、更聪明。妈咪不妨以自己的口感作为标准,感到稍稍淡些,宝宝就可以耐受了。
聪明之举15:预防营养不良
1岁以后,宝宝的生长发育虽然较第一年慢了一些,但是磨练运动技能的过程消耗了他们的大量体力,他们的营养需要总体上要高于婴儿期。加之辅食添加不合理,宝宝仍会过分依赖母乳,使得1岁左右的宝宝很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表现为不活泼、皮下脂肪薄、食欲不佳、骨骼畸形、抵抗力弱、运动发育落后等。眼看着宝宝变得孱弱多病,许多妈咪不知所措,其实只要符合以下几点,可以认为是宝宝成长过程的必然阶段,无须多虑——
1.虽然消瘦,但体重持续增加,而非持续减少;
2.虽然食量少,但大便规律,而没有经常性腹泻;
3.没有皮肤苍白、头发稀黄、骨骼畸形等微量营养素缺乏的情况;
4.精力旺盛,乐于探索和学习。
聪明之举16: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1岁以后,宝宝开始逐渐建立起个人饮食习惯,父母的食物选择决定了孩子的摄食范围。所以,孩子就像一面镜子,能反映一个家庭饮食习惯的优劣。最应该保护的是宝宝先天的食物选择能力,过多的干涉与贫乏的餐桌一样,会制约宝宝获得适当足量的食物,比如烧烤、火锅、腌渍或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该常常出现在家庭的食谱中,父母对蔬菜、鱼肉以及低盐少油的清淡饮食的选择,给宝宝的影响远比单纯说教要深远。
聪明之举17:鱼油与智力
“鱼油”可不是鱼肝油,人们常说的“鱼油”指的是深海鱼油,其中富含两种特殊脂肪酸,即dha和epa。在人们经常食用的陆地动植物的油脂中,几乎不含有这两种脂肪酸。这两种脂肪酸有益于宝宝的神经系统的发育,常被当作益智因子添加到婴儿食品中。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摄取各种自然食物了,如果让宝宝经常吃鱼,特别是深海冷水鱼,如马哈鱼、三文鱼、鲑鱼等,宝宝自然就不会缺少益智因子了。
鱼肝油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维生素a、d,能够预防佝偻病、骨软化及夜盲症等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
聪明之举18:预防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在1-2岁的宝宝中并不少见,既与生长发育过快有关,也与喂养不当有关系。母乳或牛乳的含铁量都不算高,并且牛奶中的铁不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如果没有适当地添加含铁丰富且易吸收的肉食、肝脏、鱼、血豆腐、大豆、小米等,宝宝就很可能发生缺铁性贫血。
为了预防贫血,妈咪需注意辅食添加中的荤素搭配原则,蔬菜、水果,如柑橘、红枣、西红柿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大大提高肠道对铁的吸收率。
当然,营养不足只是贫血的一个原因,慢性失血、补锌过度也可能造成顽固的贫血。所以,在为贫血患儿补铁之前,应该先明确贫血产生的原因。
聪明之举19:及早预防肥胖
学步乳儿何来“体重控制”一说?但肥胖往往萌芽于幼年,喂养不当、运动不足在不经意间就造成了肥胖。肥胖对宝宝的未来健康影响非常严重和深远,与成年后的高血压、高血糖、心脑血管病等有很密切的相关,儿童肥胖真正是父母心中深深的痛。
肥胖重在预防,在食物选择中,甜度超过10%的饮料(如果汁、奶饮料、可乐等)、油炸食品、点心、糖果、夹心饼干、膨化食品不该经常出现在宝宝的食谱中。另外,每天至少要安排1-2小时户外活动。
聪明之举20:注意饮食禁忌
这个阶段的宝宝,容易在饮食上进入诸多“禁区”,妈咪应该注意——
1.油腻、油炸、大块、坚硬的食物;
2.咖啡、浓茶、辛辣、胀气的食物;
3.粗纤维含量丰富的蔬菜、泡菜,如生萝卜、洋葱、豆子、甘蓝、整粒花生、杏仁、榛子等;
4.高糖度食物,如甜点心、夹心饼干、巧克力;
5.未经煮熟的海产品,特别是贝类。
聪明之举21:培养吃饭能力
2-3岁的宝宝即将入园,面临着步入“社会”的挑战,锻炼好吃饭能力就显得非常紧迫了。如若不然,入园后宝宝在吃饭能力上的落后必然影响到身体发育。良好的进食习惯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指进餐的规律性,即能否做到定时定量。对于2岁以上的宝宝,每天应安排好三餐三点(即早、午、晚餐,早、午、晚点);二是指食物的内容,即是否有挑食、偏食、零食的习惯,饮食结构是否均衡合理。
除了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还要锻炼宝宝自己动手的能力,放手让宝宝自己尝试用勺、碗吃饭。让宝宝知道,错过适当的时候可口的食物就会不见了,如果不自己吃饱,别人不会替你操心。
聪明之举22:吃水果
水果从来都是好营养的代名词。然而,对于尚处在幼儿期的宝宝来说,它的作用并不能得到全面的肯定。与谷类、甜食不同,给水果带来甜味的主要是果糖,果糖摄入太多会造成宝宝的身体缺乏铜元素,影响骨骼发育。
水果含有很多碱性元素,如钾、钠、钙、镁,能中和肉食中酸性成分对新陈代谢的影响。但如摄入太多,反会破坏宝宝体内的酸碱平衡,甚至导致腹泻、呕吐。2-3岁的宝宝,每天可以吃100-200克水果,相当于一个中等大小的橘子或半个大苹果。
聪明之举23:吃粗粮
粗粮宜在2-3岁时正式进入宝宝的食谱。这时,宝宝的消化吸收能力发育已相当完善,乳牙基本出齐。粗粮中富含的营养(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不同种类的氨基酸、铁、钙、镁、磷等)能为宝宝所需,进食粗硬些的食物还可锻炼他们的咀嚼力,帮助建立正常的排便规律。
然而,粗粮并没有广泛地进入家庭餐桌,许多妈咪分不清高粱米、薏仁米,也不知道用大豆、小米和白米一起蒸饭能大大提高营养价值。其实家中常备多种粗粮杂豆,利用煮粥、蒸饭的机会洒上一把,这是吃粗粮最简便的方法。
聪明之举24:预防缺锌
锌是妈咪非常关注的营养素。锌缺乏在幼童中并不少见,缺锌的宝宝个子矮、体重低、胃口小,严重时还表现出贫血、异食癖。断母乳、爱出汗、饮食偏素、经常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都是造成缺锌的因素。
另外,如果妈咪在为宝宝烹制辅食的过程中经常添加味精,也可能增加食物中的锌流失。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易与锌结合,形成不可溶解的谷氨酸锌,会影响锌在肠道的吸收。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宝宝缺锌,不适合采用药物补锌,以免造成补锌过度之害。食补同样有效,而且安全,禽蛋、鱼、肉、大豆等都是锌的良好来源。
聪明之举25:预防铅中毒
刚刚离开妈咪的怀抱,能够四处探索的2-3岁宝宝,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易受到铅中毒的威胁。汽车尾气、报纸、油漆、水源、灰尘等等,无一不是含有大量的铅,还有一些食物也含有大量的铅。有人认为,1/8个用传统方法制作的松花蛋,就可使2岁的宝宝对铅的摄入量超标5倍。
铅中毒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广泛,从智力到身高,从免疫力到造血功能。宝宝的健康无力承受过量的铅害,营养不均衡,膳食中缺乏铁、锌、维生素c及蛋白质,都会增加铅的吸收,减少它在体内的排出;反之,合理均衡的膳食及良好的营养状况,都能对抗铅的威胁。
希望对你有帮助 愿宝宝健康 和我家宝宝一样 我们17个就自己吃饭了

回答2:

宝宝为何会贫血?

众所周知,铁质缺乏就会引起贫血,而引起贫血的原因,除了一般常见的原因外,主要是由于宝宝日渐长大,母体里带来的铁质及母乳中铁质的不足而引起的贫血,还有出生后有缺陷或后天护理不当而引起的贫血。

有些宝宝生下来即是贫血,一般情况下有四个原因:

一是可能因为脐带结扎过早导致红细胞不足而贫血;

二是可能因血细胞本身有问题而贫血;

三是可能有遗传性疾病而贫血;四是母亲本身在怀孕时铁质不够,也会使宝宝生下即缺乏铁质,加之日后胃肠毛病(如痢疾)或新陈代谢异常,进而影响铁质吸收而贫血。

另外,早产儿常会有铁质不足的现象,因为他们没有充分的时间储存铁质就提前来到世间,属于先天不足而导致贫血。

对于上述原因引起贫血的宝宝,在今后日常护理中更要注意补铁。因此,作为爸爸妈妈要随时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必要时要给宝宝做血红蛋白成分的检测试验,因为患有轻微贫血的宝宝在外表是看不出来的。如果宝宝血红蛋白过低,就表示患有贫血,就应当及时补充铁质,吃含铁量高的食物。比方:加铁的婴儿配方奶粉、含铁的米片或含铁的维生素滴剂等。同时,还要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西红柿汁、菜泥等,以增进铁质吸收。此外,当宝宝开始吃固体食物后,也要多喂食含大量铁质的食物,如鸡蛋黄、米粥、菜粥等,但应避免喂食糖,因食糖会阻碍铁质的吸收。

贫血对宝宝健康有啥危害?go top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的常见病,对宝宝身心健康影响极大。

缺铁性贫血对宝宝的身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铁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宝宝抵抗力差,容易患病。

2、缺铁使胃酸分泌减少、脂肪吸收不好,使宝宝消化能力减弱。

3、贫血可降低血液的摄氧能力,使机体各器官、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宝宝稍一运动就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不适。

4、贫血使宝宝机体处于缺氧状态,肌肉软弱无力。

贫血对宝宝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

1、影响宝宝智力。研究表明,宝宝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大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一半,而成人大脑的耗氧量只占全身耗氧量的五分之一。宝宝贫血使摄氧能力下降,脑组织缺氧,宝宝的记忆力和注意力等都会受到影响。

2、影响宝宝情绪。由于缺氧,脑细胞代谢异常,宝宝经常表现为爱发脾气,爱哭烦燥不安。

3、影响社会适应能力。体弱多病的宝宝与人交往的机会相对较少,容易引起性格孤僻、自卑。

总之,贫血是影响宝宝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要做到早防早治。

纠正宝宝贫血五个饮食法则go top

法则一:注意添加铁含量高的食物

宝贝除了吃母乳或牛奶,饮食中还有蛋、菜、肉,其中哪些含铁多呢?

1.我们先来看看蔬菜:叶菜类含铁量较高,其中最高的是油菜,达到了5.9毫克/100克;其次是荠菜和苋菜;人们普遍认为含铁多的菠菜,铁含量只有2.9毫克/100克,还不足油菜的一半。

2.我们再看肉类食品:动物肝脏和血液铁含量最高,为10~25毫克/100克,大约是家畜家禽肉和鱼肉(1~3毫克/100克)的10倍;鸡蛋中的铁主要集中在蛋黄部分,含量和畜禽肉差不多。

3.宝贝天天要吃的奶类,铁含量比较低,只有畜禽肉的1/10左右。

由此看来,在宝贝辅食中,不论是植物性食品还是动物性食品,都有含铁量高的种类。

法则二:补铁效果还要看吸收得好不好

1.宝贝补铁单纯看食物中的铁含量还不够,如果吸收率低,即使食物中的铁含量很高,补铁的效果也不会太好。食物中的铁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容易吸收的血红素铁(也叫卟啉铁);一种是不好吸收的无机铁。

2.上面提到的动物肝脏、血液、畜禽肉、鱼肉和蛋黄中的铁是血红素铁,宝贝吃了很容易吸收,补铁效果很好。

3.蔬菜中的铁和奶类中的铁属于无机铁。虽然蔬菜的铁含量不算低,但宝贝吃了能吸收的却比较少,补铁效果不太好。

法则三:辅食添加要及时合理

1.宝贝长到6个月,母乳和牛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了,必须给宝贝添加辅食。

2.从宝贝6个月开始,要加煮鸡蛋黄,从每天1/4个开始,逐渐加到1/3、1/2、3/4,直到每天一个煮鸡蛋。

3.从宝贝8个月开始加瘦肉末、肝泥、鱼肉茸、动物血,也是从少到多,逐渐增加。

4.蔬菜是6个月后的宝宝必需的食物,叶菜用开水焯过,可以去除其中大部分草酸,这样有利于铁的吸收。

法则四:维生素c是铁的好搭档

在补充铁含量高的食物的同时,给宝宝多吃一些含丰富维生素c的水果,对提高铁的吸收率特别有好处,吸收率可以提高好几倍。

猕猴桃、鲜枣、柑橘等都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哦。

法则五:烹调方法有讲究

有研究发现,发酵食品中的铁比较容易吸收,因此,馒头、发糕、面包要比面条、烙饼、米饭更适合宝贝吃。

吃叶菜时,先用开水焯一下,去掉大部分草酸,可以让宝贝吸收更多的铁。

小儿贫血可以多吃哪些食物go top

动物肝脏:肝脏富含各种营养素,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首选食品。每100克猪肝含铁25毫克,而且也较容易被人体吸收。肝脏可加工成各种形式的儿童食品,如肝泥就便于婴儿食用。

各种瘦肉:虽然瘦肉里含铁量不太高,但铁的利用率却与猪肝差不多,而且购买、加工容易,小孩也喜欢吃。

鸡蛋黄:每100克鸡蛋黄含铁7毫克,尽管铁吸收率只有3%,但鸡蛋原料易得,食用保存方便,而且还富含其他营养素,所以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补铁食品。

动物血液:猪血、鸡血、鸭血等动物血液里铁的利用率为12%,如果注意清洁卫生,加工成血豆腐,对于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倒是一种价廉方便的食品。

黄豆及其制品:每100克的黄豆及黄豆粉中含铁11毫克,人体吸收率为7%,远较米、面中的铁吸收率高。

芝麻酱:芝麻酱富含各种营养素,是一种极好的婴幼儿营养食品。每100克芝麻酱含铁58毫克,同时还含有丰富的钙、磷、蛋白质和脂肪,添加在婴幼儿食品中,深受孩子欢迎。

绿叶蔬菜:虽然植物性食品中铁的吸收率不高,但儿童每天都要吃它,所以蔬菜也是补充铁的一个来源。

木耳和蘑菇:铁的含量很高,尤其是木耳,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它作为补血佳品,此外海带、紫菜等水产品也是较好的预防和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食品。

小儿贫血食疗食谱大全go top

宝贝6个月以后,来自妈咪的铁质已经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宝贝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给宝贝添加辅食要及时合理,以下三点妈妈们要牢记:

1、宝贝6个月时要加辅食,从吃蛋黄开始;2、吃含铁量高的食物,还要注意吸收率,动物性食物比植物性食物补铁效果好;3、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助于宝贝吸收铁质。下面就为你介绍9道为宝贝补铁的小美食!

一、鸡肝芝麻粥

适合:4个月--1岁宝宝

原料:鸡肝15克,鸡架汤15克,大米100克,酱油、熟芝麻各少许。

制作方法:

1.将鸡肝放入水中煮,除去血污后再换水煮10分钟后捞起,放入碗内研碎

2.将鸡架汤放入锅内,加入研碎的鸡肝,煮成糊状

3.大米煮成粥后,将鸡肝糊加入,再放少许酱油和熟芝麻,搅匀即成。

营养提示:此粥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锌及维生素a、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等多种营养素。有很好的补铁效果哦!

二、泥鳅汤粥

适合:2岁--3岁宝宝

原料:大米100克,泥鳅200克,料酒、精盐少许,香葱10段,生姜3片。

制作方法:

1.将泥鳅去头,剖腹去内脏,用温水洗去粘液。锅置火上,下油烧热,下泥鳅稍煎

2.锅内注入适量清水,加人泥鳅、料酒、精盐、葱、姜。煮开后去浮沫,待泥鳅熟后,取汤

3.将泥鳅汤与大米同煮。

营养提示:此粥鲜美,含铁元素丰富,还可去宝宝湿疹。

三、鱼泥豆腐鸡蛋羹

适合:4-6岁

材料:鱼肉、豆腐、鸡蛋

做法:

1、将鱼肉洗净,剁成泥状

2、豆腐一小块,放到碗里用勺子碾碎

3、把鱼泥和豆腐泥放到一起,加上一个鸡蛋、少许水搅拌均匀

4、放到锅里蒸熟就可以吃了。我一般用的都是鳕鱼块,没有小刺,而且肉质比较细嫩。

四、猪肝瘦肉粥

适用:8个月―1岁的宝贝

原料:鲜猪肝、瘦猪肉、大米、油适量、盐少许。

制法:

1.将猪肝、瘦肉洗净、剁碎,加油、盐适量拌匀。

2.将大米洗干净,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粥将熟时,加入拌好的猪肝、瘦肉,再煮至肉熟即可。

五、四彩珍珠汤

适用:8个月―1岁的宝贝

原料:面粉、瘦猪肉、鸡蛋、菠菜、紫菜,适量油、葱姜末、盐、酱油。

制法:

1.将面粉放入盆内,用筷子沾水拌入面粉中,边加水边拌匀面粉,使之拌成小疙瘩。

2.将猪肉剁成肉末;菠菜用开水焯一下,控去水,切成小段。

3.热锅入油,放点葱姜末,下肉末煸炒,再放少许酱油,添入适量水烧开。再放入小面疙瘩,用勺搅拌均匀,煮片刻。然后倒入鸡蛋液,放入菠菜、紫菜及适量盐,稍煮片刻即成。

六、胡萝卜肉菜卷

适用:1岁―2岁的宝贝

原料:面粉、黄豆粉、瘦猪肉、胡萝卜、白菜,适量油、葱姜末、盐、酱油。

制法:

1.面粉与黄豆粉按10∶1的比例掺合,加入适量水,和成面团发酵。

2.将瘦猪肉、胡萝卜、白菜切成碎末,加入适量油、葱姜末、盐、酱油搅拌成馅。

3.把发酵好的面团加入碱水,揉匀,擀成面片。

4.面片抹入肉菜馅,从一边卷起,码入屉内蒸30分钟即成,吃时切成小段。

七、鸡血豆腐汤

适用:1岁―2岁的宝贝

原料:鸡血、豆腐、黑木耳、瘦肉、胡萝卜、鸡蛋,适量葱花、酱油、盐、香油、水淀粉。

制法:

1.把豆腐和鸡血切成细条,黑木耳、熟瘦肉、胡萝卜切成细丝,下入鲜汤中烧开,略煮片刻。

2.加入适量酱油、盐,用水淀粉勾薄芡,然后淋入打好的鸡蛋液,加香油、葱花即成。

八、枣泥肝羹

原料:红枣6颗、猪肝50克、西红柿半只,油、盐适量。

制法:

1.红枣用清水浸泡1小时后剥去外皮及内核,将枣肉剁碎。

2.西红柿用开水烫过、去皮剁成泥。

3.猪肝用搅拌机打碎,去掉筋皮。

4.将加工好的红枣、西红柿、猪肝混合拌在一起,加调味料和适量水,上锅蒸熟即可。

营养揭秘:红枣的甜香加上西红柿的酸甜,能使肝泥变得别有风味。同时红枣和西红柿中的维生素能促进铁质的吸收,使肝泥中的铁质能更好地被宝宝利用。

九、烩肉丁鲜蘑

原料:熟肉100克,鲜蘑(红蘑或白蘑)50克,高汤50克,料酒、酱油、精盐、淀粉、油、葱、姜、香油各适量。

制法:

1.将熟肉切丁,鲜蘑切片。

2.锅内加油,以葱姜炝锅,放入肉丁翻炒,加高汤,再加入鲜蘑及调味料。

3.加入淀粉勾芡。

4.出锅装盘时淋入香油即可。

营养揭秘:本款菜肴汁浓,味鲜,其中的鲜蘑含铁量非常高,肉中也含丰富铁质,是1岁以上宝宝补充铁质的实效菜肴。

回答3:

可以买点补血口服液,如果是食补的话,动物肝脏,瘦肉里面都有大量的铁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铁元素,建议亲给孩子每天熬点青菜瘦肉粥,这个孩子还是比较容易接受。或者把南瓜、胡萝卜、红枣、黑豆具有益气补补铁补血的功效的食物加进去,对补血有很大的提升。希望可以帮助你,望采纳。

回答4:

红枣、桂圆、枸杞、山枣等水果都能够起到补血作用,食疗的同时建议针对性治疗,可以试试体恒健铁之缘片,体恒健铁之缘片,含有传统中药阿娇,能加速人体中红细胞和血红 蛋白生成,进生血功能。对于补铁效果和治疗贫血效果非常好,如需购买,请搜索体恒健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