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寄相思天涯共此时是什么意思

2025-02-25 22:29:1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翻译:
明月寄托了人们的相思之情,即使远在天边,望月总是在同一个时刻。

解读:
“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远》。那时候还不知道有“时差”这回事,所以觉得即使远在天涯,看到明月总是同一时刻。也算是通过明月寄托人们不能团圆而盼望团圆的心声,所以成为千古名篇。全诗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回答2:

你好,意思是明月寄托了人们的相思之情,虽然远在天边,但是望月总是在同一个时刻。诗词译文解析: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有情之人都埋怨有月的夜晚太漫长,整夜里无法入睡把亲人深深想念等。
诗词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任宰相的张九龄遭奸相李林甫不断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罢相。这首诗应写于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所做,时间是近中秋时节;诗词意义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方亲人的诗,作者离乡后,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作。

回答3:

译文:明月寄托了人们的相思之情,虽然远在天边,但是望月总是在同一个时刻。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张九龄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罢相。《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同《感遇十二首》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