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在贾家的地位,分为两个时期:林如海去世前和林如海去世后。
林如海去世前,黛玉住在贾府算是寄养,客居贾府,黛玉的身份是客。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
如海道:“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
只说了来接,原因是母亲死了没有人依傍教育,应该是寄养的意思,图贾家兄弟姐妹多,又有贾母可以依傍。如果林如海不死,黛玉在成年后是还要回林家的,至少要从林家出嫁。
这一时期黛玉跟贾母一起住,日常开销由贾府供给。参见凤姐说要什么跟我说,丫头婆子不好了也跟我说,还有王夫人安排选料子做衣裳的话。第三回进了贾府安顿下来同贾母住后,有这样一段描写:
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外亦如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除贴身掌管钗钏盥沐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
这些都是贾府小姐的标配,开销自然也是从贾府里出。
但是,林家一定以某种形式负责了这笔费用。林如海是一个很细心的人,在推荐贾雨村的时候说“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贾雨村复职所需的开销都能顾虑到,肯定不会想不到女儿长住的开销。
林如海死后,黛玉就再不是暂时寄养,变成了收养。这一时期黛玉身份是主,在贾府的地位和待遇和迎探惜一样,月钱和日常用度都是府里给。
证据参见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黛玉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地土,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你不过是亲戚的情分,白住了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
“皆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黛玉的用度规格和来源与贾府三位姑娘是一样的。如果是贾母出钱,黛玉反倒不用多心了。外祖母偏爱外孙女,爱怎么偏爱怎么偏爱,拿自己私房钱给黛玉发月钱,不动公家的钱,下面的人自然不好说什么。这一时期黛玉在贾府经济生活绝不困顿,钱大大够花,也没有刁奴为难(迎春有刁奴为难生活就大不如她),而且因为老太太宠着,时不时多赏一件衣服给点零花钱,凤姐还总惦记着送这送那,万万不敢薄待了她。平时打赏黛玉也非常大方,参见第四十五回下雨宝钗差人给黛玉送燕窝,
黛玉听说笑道:“难为你.误了你发财,冒雨送来。”命人给他几百钱,打些酒吃,避避雨气.那婆子笑道:“又破费姑娘赏酒吃。”
这一时期黛玉不是半客半主,身份上完全是主。林如海死后,凤姐也说“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黛玉和贾府的人都知道以后贾府就是黛玉的家了,不可能回苏州去了(参见五十八回紫鹃试宝玉)。贾母在很多场合算家里人时,都把黛玉算上。寄人篱下只是黛玉个人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一方面来自自己没有父母可以依靠,在五十七回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有反应;另一方面是来自贾府内部复杂的人事关系。黛玉很会察言观色,对府里人的为人和犄角旮旯的利害关系很清楚。她在这些复杂的关系里行事小心翼翼,从来不多事怕引起底下人或其他人的不满。在府里小心翼翼不恃宠而骄,这是她的教养。关于黛玉的家产:
第十二回中,贾母派贾琏陪黛玉回去料理丧事,应该是分得了一大笔林家家产。原文说:
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贾母定要贾琏送他去仍叫带回来。
贾母派贾琏去,应该是要参与后事,代表贾家帮黛玉分得应得的家产。
之前知乎有个帖子讨论黛玉的母亲为什么没有和其他的三大家族联姻,而是嫁给了林如海?中可以看出,林家的财富应该是不输贾家的。林黛玉作为唯一的女儿,即便宗族中有其他男子继承,也至少会分得足够她长大到带着丰厚嫁妆出嫁的钱。古代世家女儿出嫁嫁妆非常丰厚,从书里看,老太太、王夫人的梯己基本就是自己的嫁妆,都是非常丰厚的;从书外看,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去世后,奶奶带来的嫁妆撑起了很大的局面。在张爱玲后来的小说中还有描写有老太太到老了还变卖自己嫁妆里的皮子来补贴家用。根据后文贾琏和王熙凤聊天时,说要是再来个一两百万银子就好了。当时带回来的可能是这个数目,可能还要多。
这笔钱没有落到黛玉手中,那去哪儿了呢?
有人考证应该一部分用来补贴元春省亲的开支(这部分可能是挪用),一部分可能用来补贴贾府用度,一部分琏凤二人贪污了。
我觉得还可能有部分在贾母那里。这件事贾母一定是知情的:1.贾母这么精明,不可能背着她吞下这么大笔钱。2.省亲前后巨大的亏空怎么填上的,贾母不会不知道。3.王熙凤算账的时候说,将来宝玉和黛玉的婚事钱都是从贾母那儿出,不用动官里的钱。贾母宠爱黛玉不亚于宝玉是知道的,但在古代,世家女子出嫁的嫁妆数目非常巨大,基本是要够在婆家生活一辈子的。拿贾母的私房钱给黛玉出嫁妆,即便老太太愿意,其他姓贾的怎么说呢?林家分家产时就不管林如海这位唯一的女儿了吗?所以我觉得老太太那儿有一部分林家的家产,是留给黛玉的嫁妆。(不过老太太和凤姐应该都是希望黛玉嫁给宝玉的,如果他俩结婚这笔钱将来也应该是充贾府公用了。)
黛玉可能知道这笔钱的存在――既然能帮贾府算账知道出去得多进来得少,怎么会不帮自己算账呢?黛玉应该知道这些钱是留作自己的嫁妆的,但是目前没有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