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一生中,各个时期对养分的需要量各有不同,幼苗期对氮、磷、钾的需要量都不大,进入旺长期后对磷的吸收量迟缓增长,而对氮、钾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因此,应依据生姜的需肥特点合理施肥。
1、要施足基肥。依据生姜对养分的需要量主要是中、后期的特点,生产上重施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是生姜高产的关键技巧。在播种前联结整地每亩要撒施优质腐熟鸡粪500-600公斤。下种时每亩要沟(穴)施饼肥75-1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或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硫酸钾各20公斤。
2、要轻施“壮苗肥”。幼苗期植株生长量小,需肥不多,但幼苗生长期长,为增进幼苗生长茁壮,通常在苗高30厘米左右,长出1-2个分枝时进行追苗肥。这次追肥以氮肥为主。若播期过早,苗期较长,可用以上肥料联结浇水分2-3次追施。
3、要重施“开叉肥”。立秋前后生姜进入生长转折期,植株生长加快,并开端大批积攒养分。因此,对肥水需求量增大,为确保生姜高产,立秋前后联结中耕除草,重施一次以有机肥为主的肥料,以增进植株茁壮开叉、生长,为根茎膨大准备充分养分。
4、要巧施“膨大肥”。白露到秋分植株长有6—8个分枝时,生姜进入根茎迅速膨大期,这时应依据植株长势,巧施1次壮姜肥。对泥土肥力充分,植株生长茂盛的,则应少施或不施氮肥,避免茎叶徒长而影响根茎膨大。
5、要补施叶面肥。对硼、锌等微量元素缺少的泥土,幼苗期、开叉期和根茎膨大期,要用沃叶锌肥、硼肥各进行一次追肥或作叶面肥。
生姜施肥注意事项:
1. 不按需肥规律追肥,施肥时期过于集中,前重后轻,其结果造成前期姜苗徒长,大量养分流失流费,后期缺肥,植株枯黄早衰,产量降低。
2. 偏施氮肥及氮素化肥用量过多,不注意与磷、钾等各种元素的配合,其结果不仅造成氮素养分的流失和浪费,而且使氮、磷、钾比例失调,往往造成植株徒长、抗病力减弱、姜块品质下降不良后果。
追肥一般分三次,通常在苗高25-30厘米,并具有1-2个小分杈时,进行一次追肥,称为“小追肥”或“壮苗肥”,每亩可施沃叶水溶肥5kg,开沟施入或浇水时随水冲入。
姜苗处于3股杈时期,进行第二次追肥,追肥对生姜产量形成十分重要,称为“大追肥”或“转折肥”,是获得丰产的关键。这次追肥是:在姜苗北侧距植株基部5-20厘米处开一施肥沟,每亩施入沃叶水溶肥+沃叶菌肥,根据大姜长势确定,另加复合肥25-50千克,肥土混合覆土封沟。
8月底或9月初,姜苗具有6-8个分杈时,是根茎迅速膨大期,可根据植株长势,酌情进行第三次追肥,称“补充肥”,一般每亩施用沃叶高氮肥4-5千克。适当的补充微量元素,尤其是硼肥和锌肥,1公斤/亩左右。 或者叶面喷施沃叶硼肥或锌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