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禄堂创下“孙氏太极”,融合了天下武学之精髓所在,曾经战胜了杨氏太极的祖师“杨无敌”杨露禅,是货真价实的民国第一高手。民国,是中国武术史上的一个百家争鸣的盛世。在民国期间,有着各路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争奇斗艳,各显神通:如李书文,杨露禅,董海川等高手如过江之鲫,这是历史上任何一段时间也没有过的。其中有一位高手,威震天下,以无敌之名,堪称民国期间的天下第一高手,正是孙禄堂“赛活猴”。他的武功到底什么样的奇妙境界?他的无敌之名是不是属实?
孙禄堂融合了全天下武学的精髓,自成一派,卓然而成大家。民国期间,有三大武林门派,享誉江湖,全天下一半以上的习武之人都是这三大派的门人:形意拳,八卦掌,和太极拳。其中形意拳以刚猛为主,八卦掌以迅捷为主,太极拳以爆发力为主。孙禄堂吸收他们的优点,将之以和自己悟出武学道理相结合,创造出了“孙氏太极”,贯通了这三家武术之所长。后来在他的一生中,他致力将全天下技法的精华,融合到自己的孙氏太极中,天下无人能比。
连京城无敌的杨露禅都不是孙禄堂的对手。在孙禄堂青年时期,全天下声威最大的武林人士就是“杨氏太极”的祖师杨露禅。据说杨露禅从古时的《太极拳经》中悟出了太极内功,纵横京城十数年,从无敌手。刚刚创出孙氏太极的孙禄堂便挑战这位武林中的泰山北斗:据说他们打了一夜,方才分出胜负。青年孙禄堂赢了杨露禅半招。这样看来,孙禄堂的武功着实到了非常恐怖的地步。
孙禄堂独创融合百家武功的孙氏太极,又击败了京城无敌的杨露禅,他的武功,着实是高得不得了。
民国时期是中国武术最后的辉煌,尽管当时国力孱弱,但仍然涌现出一批为中华武术正名的武林高手,其中就包括被称为“赛活猴”的孙禄堂。
当时日俄等国对中国虎视眈眈,日本更将中国人称为“东亚病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孙禄堂在知天命之年依然击败俄国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年逾花甲时,更是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又一举击败日本5名技击高手的联合挑战,所以,孙禄堂也被认为民国第一武林高手。
《京报》曾评价孙禄堂是“我国太极拳界唯一名手”。
那么,孙禄堂究竟有多厉害呢?
孙禄堂自幼学习武术,年少时曾拜一位江湖拳师学习少林拳术,引发他对武术的热爱,在十三岁时拜在河北著名拳师李魁元门下,后来又跟大师郭云深继续学习,苦学形意拳。
到北京之后,孙禄堂又跟八卦掌名师程庭华学艺,掌握了八卦掌的精髓,很多习武之人往往在学得一招半式之后就不思进取,孙禄堂虽然已经学习形意拳和八卦拳,却并未从此停止对武学的专研,1886年到1888年,孙禄堂徒步游走11省,和各地武术名家切磋武学招式,探讨武学奥义,在1912年更是得太极名家郝为真的倾囊相授。
在这样的基础上,孙禄堂集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之大成,将三种武术融会贯通,于1918年创立孙氏太极拳,自成一派。
近年来很多人质疑中国传统武术是花架子,不能打,尤其一些学了点武学招式的人稍微包装一下就敢称武学大师,其结果就是被人一拳KO。
其实,真正的武学奥义并非简单的招式,而是强身健体之术,通过学习武术,使得自己的身体更加强健,在格斗时候,能够快速预判对手的出招,然后以更快更有力的招式打回去。
在中国武侠小说中总结什么样的武功最厉害,大概都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孙禄堂虽然融汇各种武学,并且有着广泛的技击基础,但是一定是苦练武功,使得自己更灵活,因此人称“赛活猴”。
俄国和日本当时都崇尚西方力道武学,认为只有力气大才是打赢的根本,所以俄国的大力士,日本的相扑都是人高马大,相对来说,他们的动作上是较为迟缓的,而孙禄堂出招快而狠,自然轻易打败这些外国大块头。
民国时期另一位武术大师宫宝田也被人称为“宫猴子”,张作霖曾请其去担任奉军武术教练,初次见面时,看到宫宝田身材瘦小,其貌不扬,也认为其是假把式,因此有意考验宫宝田。
宫宝田在二十步开外让张作霖用手枪击他,结果张两枪未能击中,宫宝田却跑到了张的身后,说宫宝田比子弹更快是不可能的,但是以灵活的身姿,配合假动作,往往就能迷惑敌人。
就比如打篮球,身材高的人虽然投篮比较有利,但是在断球、运球、过人上都不如相对矮一点的人,不然篮球场上全都是两米以上大高个了。
可以说,孙禄堂能够成为民国第一武林高手,很大程度上还是跟这个“赛活猴”的绰号有关。
孙禄堂是非常厉害的。最能代表孙立堂实力的有两场战斗,一场是打赢俄罗斯大力士,另一场是连续打败五名东洋高手。
相传孙禄堂是民国第一高手,他拿手的功夫是八卦拳和形意拳,而且和日本高手坂垣一雄交过手,但是这些都是孙家后人的传说,并无相关的史实记载,所以孙禄堂的武功造诣存在着夸大的可能。
有关孙禄堂“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的说法流传很广泛,无论何门何派何人,也鲜见有对这一说法提出抗议和异见的。孙禄堂一生行走江湖,与人比武无数,从无一败。据相关资料披露,孙禄堂与俄国、日本、英国的拳术高手都对抗过,而且是全胜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