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伟大的军事天才霍去病,可以预先定下一个名额。因为霍去病年纪轻轻就被封为了冠军候,在我国历史上都是少有的。才侧面反应这个是天赋使然,如果是进行系统的学习,达到他那个程度都是不容易的,更何况他根本没有系统的学习,就可以做到。
他那个时候北上抗击匈奴,其实每次带的兵根本不多,基本上所有的战役都是以少胜多,这个就很难做到了,如果不是军事天才的话,他也不会有那么多战胜匈奴的方法,毕竟匈奴也不是软柿子,你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除了霍去病我觉得明朝的徐达也算是一个,可以说他跟朱元璋都是泥腿子出身,在前期更没有什么钱去读书,所以想要去学习一些兵法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据说徐达连字都不认识太多,但是神奇是他带兵打仗特别厉害,为朱元璋攻城略地,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明朝的天下打下来跟徐达的关系是非常大的,要不然也不会被封为头号功臣。
还有一个就是近代的我国著名的将领粟裕。他也不像很多当时的将领一样都毕业于黄埔军校,人家都经过专业的培养,他的出身也不好。但是他的军事能力当时连毛主席都夸奖,要不然也不会把他放在陈毅的手下做二把手,著名的淮海战役的总指挥官可以说就是粟裕了,用40万军队打败了国民党的60万军队,可以说也是一个以少胜多的漂亮战役。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
——元•马致远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中,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和将领。他们有的生逢乱世,在战火烽烟中成就丰功伟业:有的临危受命,为祖国统一做出了杰出贡献:有的在反抗外来侵略中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此为您盘点中国古代七大天才级别的名将,这些将军为后世又留下了怎样震撼人心的丰功伟绩!
1“冠军侯”霍去病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十七岁,现在的95后刚刚参军入伍。他已率八百勇士,轻骑奔赴大漠,杀敌两千余人。那一年,京城高呼又一位“能打仗”的未来将星冉冉升起。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4万余人。
2“大司马”卫青
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
考虑到其战绩有不尽完美之处,列于外甥之后,字仲卿,河东平阳人。
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一生七次率兵击匈奴。
元朔六年(前123年)二出定襄,斩获万余人。
元狩四年(前119年)两路出兵,远涉漠北,和单于兵相遇,卫青以武钢车结阵,以弱胜强击败单于主力。
3“定远侯”班超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用今天的话说,那时候的班超就是一个小白领,坐在办公室里处理文件,突然听说国家边关烽火情,顿时西装一脱,报名参军。
4“一字并肩王”薛仁贵
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那一年,回纥造反,出战前他一箭射穿五副铁甲,以示破敌决心。直面敌十万大军,三箭射杀三敌首。至此十万敌军溃败请降,“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神勇守辽东,善谋打仗。
5“面涅将军”狄青
鸿鹄高飞云霄外,剑映豪气贯长虹,征战西夏,勇而善谋,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至此边关得以签定合约数十年太平。一杆长枪在手,壮志怀在胸。边关风低草吹行万里路,血刃霜刀边塞风。
狄青死后,边关再次战乱。
6“精忠报国”岳飞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公元1126年冬,那一年,国破山河在,北宋破亡,京城沦陷,两位皇帝被掳,史称“靖康之耻”。新帝登基,偏安一隅,南宋江山,沦落平壁。
率军转战江南,收复重镇建康,剿除李成、曹成等几大游寇势力,收复襄阳六郡,积极整顿防务,恢复生产,平定杨么之乱,连结河朔,积极与义军联络抗金,北伐中原,取得郾城、颍昌大捷
7“抗日第一人”戚继光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2014年,人们都在殇思这个甲午海战一百二十年过去的年度。那段历史注定让中华历史蒙羞,让中华儿女感到屈辱。而有那么一位将军,避免了这段屈辱在1557年发生。
他挺身而出,大胆军改,裁减了臃肿的地方军,组织新军事变革,创新了战法,设立了防区,改良了老兵种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新立了车营、火炮营两个威力巨大的兵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