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本文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的写法,请举例说明

2025-05-02 06:34:2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A、愚公和智叟强烈的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作者在命名上以愚公的大智大勇而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B、京城氏之子和智叟:京城氏之子刚七八岁,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则是“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
。衬托的例子也不少:
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对显示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一定的作用。又如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