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亦文人文,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
一场赤壁之战,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小说里,都绝非一两个智力超常的人即可左右战事的胜负,在《三国演义》中,其有真有假的描写,身历其境的讲述,更加细腻丰富。我想,如果战后论功行赏,仅就火烧赤壁一节,评功顺序应当如下:
首功:周瑜
真正的联军主帅,各项事务和计策的最后拍板者,亲身参与了大部分计划和计策的制定与实施。十万貔貅十万心,粮草补给军心战令攻守调遣,一战下来,消耗之大、压力之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而周郎能够做到不出纰漏,实属难能。具体到火烧赤壁,是在他的安排与调度之下:何时举火、何人放火、何人借风、何人曹营献计、何人稳住间谍,凡此种种,体现了周瑜强大的组织实施能力和缜密的思维精度。首功当之无愧。
二等功:诸葛亮
每到关键时刻,诸葛亮便解决了燃眉之急,从火攻政策的辅助制定,到东风的召唤,甚至苦肉计的看破不说破,其一举一动,莫不关涉大局。但由于诸葛亮在联军中只处于谋士的地位,不可能分担过重的任务,所以,屈居二等功,但是他的作用是关键不可或缺的,虽然是火攻之计,诸葛亮堪称孙刘联军的“灭火队员”。
三等功:黄盖
黄盖假借与周郎的矛盾,联合阚泽、甘宁,施苦肉计,并亲自执行了火攻的实施,并由此负伤。具体到负伤之后,则是一个谜,在《三国演义》中,黄盖为第二梯队的程普所救,但终全文再未出现;在元人杂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鲁肃说“折了首将黄盖”,指其死于战场;但查正史,生卒年月不详,这位来去无踪的老将,居功无愧。
四等功:阚泽、庞统
阚泽作为反间计的重要成员,一方面亲赴曹营递交投降信,以自己的智慧和冷静顶住了多疑曹操的深度考验,并且随机应变,让假投降的计策毫无破绽,平稳地走向最后的胜利;在面对蔡中等人的渗透中,与黄盖、甘宁一道,机警伶俐,引人入彀,上演了一场将计就计的好戏。
庞统则是“连环计”的主要执行者,他以静制动,巧妙地利用了盲目自信的蒋干,顺利打入曹营,以三国名士特有的狂妄,让求贤若渴的曹操不疑有他,借机献计,一场戏演得丝毫不露痕迹。其出场时间虽短,参与实践虽少,但连环船的设计,确是火攻成效的关键因素,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樯橹灰飞烟灭”的大胜。
庞统,他是刘备的人,他主动请求向曹操献计,让他把船连起来,从而造成火烧赤壁的胜利。
赤壁之战的计谋都是诸葛亮一手操办的,所以我认为功劳最大的应该是诸葛亮。其次,周瑜和黄盖也付出了很大的作用。
我觉得是周瑜,从出谋划策到兵力部署和指挥,他都发挥着出奇制胜的作用,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