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ARM芯片中,在主流的移动设备上,架构基本以X1、A78以及A55三大核心为主。大多数旗舰芯片,采用的都是1颗X1核心+3颗A78核心+4颗A55核心构成,比如说高通的骁龙888以及三星的Exynos 2100;而非旗舰芯片中,则以4颗A78核心+4颗A55核心构成,比如联发科的天玑1200。这其中X1和A78核心实际都是去年ARM发布的架构,而在5月25日,ARM正式发布了2021年的产品线,其中包括了新的三种核心。
首先在旗舰核心上,去年的Cortex-X1升级到了Cortex-X2,这算是首款采用ARM V9指令集的消费级ARM架构核心。和X1相比,X2核心只支持AArch64 64位指令而不再兼容32位,拥有全新层级的性能。在核心方面,流水线长度从11个指令周期减少到10个,其中分派阶段从2个周期减少到1个,这可是个非常大的变动。同时,乱序执行窗口增大了最多30%,244条增至最多288条,再加上指令压缩和绑定,实际还可以保存更多。
可以说X2的这些变化,可以有效降低计算的周期和时间,反过来说也就是说进一步增强芯片的计算性能。另外无论是前后端,X2的变化都不小,ARM宣称X2相比于X1整数性能提升16%,机器学习性能则可以翻一番,此外X2的三级缓存容量为8MB,比上一代的X1增大了一倍。
可以肯定的是,下一代的旗舰芯片在大核部分肯定会使用X2核心,只不过具体芯片的推出时间现在还不好肯定。如果不出意外,像高通下一代的旗舰芯片应该极有可能首发X2核心。另外据ARM自己介绍,有不少采用X2架构的芯片已经开始设计,不过不是手机用芯片,主要是针对笔记本等设备,只看厂商什么时候官宣。
除了Cortex-X2之外,ARM这次还发布了另外两颗核心,分别是A710和A510,这两颗核心原本是目前主流的A78以及A55的替代者,大多数人本以为ARM会取名为A79和A56,不过ARM显然不走寻常路,也不知道把名字取得这么没有规律是为什么……
A710和A510和X2一样,都是基于ARM V9指令集,所以这三种核心可以集成在一起使用。未来的旗舰芯片肯定就是1颗X2大核心,加上3颗A710中核心以及4颗A510小核心了。值得一提的是,A510和X2一样,都是纯64位核心,不兼容32位指令集,但A710则可以兼容32位指令集。A710继续兼容32位指令集,是因为中国市场还有大量32位的应用,所以算是应中国客户的要求而设计的。也不知道为什么落后的技术在国内一直这么有市场,之前的微软的IE也是如此。
具体架构细节不多说,在IPC性能提升方面, 当A710采用 4MB二级缓存、8MB三级缓存的情况下,官方号称可以达到10%,或者可以将功耗降低30%。而A510的性能提升则非常大,在 32KB一级缓存、256KB二级缓存、8MB三级缓存的设计下,对比A55 32KB一级缓存、128KB二级缓存、4MB三级缓存,A510的IPC性 能提升幅度达到35-62%,是这次三颗核心中性能提升最大的,当然这也和A55比较古老有关系,毕竟是四年前的核心架构了。
以后旗舰芯片肯定是X2大核心+A710中核心+A510小核心的设计;主流的性能级芯片则会是4颗A710核心+4颗A510核心的设计;入门级的芯片类型和性能级芯片应该一样,但会降低核心数量和频率来拉低档次。如果一切正常的话,高通下一代芯片将会全部升级,其他家的ARM芯片也会逐渐更新到新的核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