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居民:是居住在所生活的城市的人民。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
1、公民的平等权利。
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3、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4、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
5、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6、宗教信仰自由。
7、言论自由权。
8、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
二、义务
1、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
2、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
3、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
4、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6、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
公民和人民的区别:
1、公民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意识与臣民意识等相对,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
公民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它包括以下的内容:公民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政治参与的基本条件是知情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人民主要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根据毛泽东思想,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公民”一词,按照《辞海》的解释,乃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包括未成年人和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在内.我国《宪法》对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个规定是对前一定义的补充,即“公民”不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而且还是宪法所规定了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由此,与公民有关的道德教育,不仅是全民的道德教育,而且是与公民作为法定政治权利和义务主体相关的道德教育.
“居民”是指固定住在某一地方的人,它并没有国籍的限制,只是对居住地有所要求.在法律中,往往用在税收、社会保障、统计人口、计算生产值以及相邻权关系等领域.
公民与居民既有联系,二者又有区别:
一、单纯从名词解释上看,公民与居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居民本意是指住在某一地方的人。
二、从二者的内涵上看,都有区分属地的意思,但各自侧重不同。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以人所属国家的国籍为区分的,而居民则是一个普通概念,以人的居住地来区分。
三、在同一个国家内,公民与居民的本意是相同的,但居民具有更明显的属地化色彩。
从管理的角度,我国大多数公民居住在户籍地,有户籍地签发的证件,所以叫居民身份证,但居民身份证上印刷有公民身份号码。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我国国际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