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有可能存在这种情况。这是政府插手经济事务的弊病之一,政策本意是好的,但是使用了非经济的的手段-要求更低的利率,在低利率面前,有钱人更有机会或者能力,争取到政策优待。这种操作的空间就是-正常贷款与扶贫贷款间的差额部分,如果利率上涨到了正常水平,这些有钱人就没有动力操作了。所以,有观点认为:真正的惠农政策,不应该使用价格手段-人为降低利率,农户贷款的可得性比利率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