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中国都面临强大的人口压力,为什么中国实行了

2025-02-26 03:03:3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其实印度是世界上首个正式提倡“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中国家,这话是不是颠覆了楼主的看法。
见维基百科(计划生育):

早在1952年,印度政府就提出要节制生育。1976年,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曾采取强硬措施推行节育,接近400万人在1个月内被强迫节育,引起广大民众的强烈不满,导致她在之后一年的大选中落败。其后上台执政的印度人民党随即抛弃了甘地夫人的强制节育计划,并宣布了一项新的人口政策——家庭幸福工程。此工程主要内容是节育以自愿为原则。尽管每个印度政党都意识到人口过多的消极影响,但都害怕触犯众怒,在历次的大选中,没有任何政治家敢再提出强制节育的口号。
2000年2月,印度政府出台了新的人口政策,提出多项措施鼓励节育,包括独生子女在职人员家庭,可在住房上得到较好待遇,做绝育最多的村子可优先获得饮水、灌溉和更多的福利保障,对“晚”生“稀”生的妇女给予现金奖励,向做绝育的国民赠送自行车,为绝育的男子办理持枪执照等。尽管这是印度历史上首个控制生育的纲要性文件,但仍未就一对夫妇到底可以生育几个孩子作出具体规定,更没有将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不具有强制性,只是大致规划了到2045年实现人口零增长。文件同时决定成立国家人口委员会,由印度总理担任负责人。可是这一切措施似乎成效不彰,这可能跟印度国内宗教问题,以及民众的传统思想有关。印度几乎全民信教,而且教派众多,冲突此起彼伏,每个教派都不想限制自身的人口数量,以免处于劣势,因此每个宗教几乎都鼓励多生育。例如为了安抚穆斯林(约占总人口的12%),印度政府一直对其实行比较宽松的人口政策,结果不但使穆斯林人口增长迅速,而且还使其他教派尤其是印度教徒(约占总人口的82%)极为不满。而穆斯林由于人口总体偏少,因此也坚决反对政府对穆斯林强制节育。
另一方面,印度重男轻女观念严重。在印度教传统中,男孩不仅肩负传宗接代的重任,而且在父母归天的火葬仪式上,如果没有儿子亲自点燃火葬柴堆,父母的灵魂将无法升入天堂。不仅如此,印度传统由于实行嫁妆制,女孩出嫁要给男方价格不菲的彩礼,拥有男孩也就意味着多了一条生财之道。印度有句俗话,“一家若有仨姑娘,全部家产折腾光”,而咒骂男人的话则是“但愿你生个女儿”。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家家户户都想生男孩,家中没有男孩子的,总要生下一个男孩为止才能罢休。现今一名印度妇女平均育有3.9个子女,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一般有2至3个孩子,而受教育程度低的贫困家庭一般则有7至8个孩子,有个极端例子就是有一对夫妻在婚后27年内生育了23个孩子。最令人讽刺的是,意识到人口过多的印度政府,其官员也普遍多生育。有人曾对印度议会的545位议员作过调查,结果只有111人按照国家倡导的标准生育了两个孩子,其余的都分别生养了4到10个子女。
2009年,时任印度农业部长沙拉·德帕瓦尔表示,印度人口到2025年可能增至13亿,印度粮食产量到2025年需要增长近40%,才能满足国内居民需求。鉴于印度计划生育的无序,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将其称为“缺乏人口控制的典型”。

除了印度和中国大陆外,有或曾经有计划生育(家庭计划)相关政策的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