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跟风涨价的原因是什么

2025-02-24 17:54:0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旅游景点门票涨价并不是上策,如果涨得太离谱,还会遭到旅行社以及游客的抵制。“唯涨价”也并不能换来效益。一些游客反映,如果涨价超出人们的承受能力,就会选择其他的景区,这样一来,游人减少,涨价的目的就会大打折扣。提高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看上去是即时取得收益的途径。但从整体与长远来看,无疑是杀鸡取蛋、竭泽而渔的掠夺性、毁灭性的开发思路,是图急功近利管理取向的突出表现。

  面对此番景区门票价格竞相跟风上涨的热潮,究其原因大多数景区还在走“门票经济”的老路。目前,这种单纯依靠卖门票来筹措保护资金和发展旅游的方式,已无法承载景区发展的重任。景区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跨越门票经济的低级发展模式,在如何加大旅客停留时间,拉长旅游产业链上多做文章。我们不妨看看杭州西湖景区的经验,舍小门票换来大收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名扬中外,景致令人陶醉,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叹羡。自2002年西湖实行免费开放,年减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景区管理部门增收逾亿元,带动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旅游创汇年均增16.8%。西湖通过拍卖、出租或承包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权等市场化手段,带动西湖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

  风景区旅游总收入的提高,绝不仅仅是事关当地经济发展问题,更是关系到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民生问题。多考虑如何让广大民众以较低的出游成本享受到高质量的景区服务,恐怕比单纯计算旅游收入重要得多。因此,风景名胜区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应该积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公益职能。从长远来看,景区不但不应该涨价,相反应降低门票价格,让利于民,还景于民,把景区变成吸引游客的根源,通过差异化的细微服务赢得市场份额,景区经营的前景才会更长远。

回答2:

人多 且有纪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