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堂英语课所谓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澜 教授认为,大致有以下5 个方面的基本要求——(1)、有意义, (2)、有效率, (3)、生成性, (4)、常态性, 那么,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评价英语课堂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的指导作用应该为学生主体发展服务,应该促进全体 学生发展和展现个体的成功经验。因此,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与之密切关联 的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是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即学生学习的状态、接受知识的 形态与教师教学的行为。由此,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教学过程、学生 的学习状态和教师的职业素质。 (一)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学目标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核心、灵魂和方向,任何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都必然要围绕 教学目标而展开。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和情感策略等目标内容的确定,既要看其是否符合 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不是教材内容规定的教学任务,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又要看语言知识的传授、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学习策略的形成、 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渗透,以及在教学中实际完成的程度和取得的效果。 2.教学内容要明晰 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否得当,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一堂课的 成败。英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做到循序渐进,层次清晰。教 师要根据新的英语课程体系正确理解教材表达的意图,并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转 化为教学内容。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十分重视教学内容是否具有挑战性,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教学内容是否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是否密切联系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 3.教学方法要科学 对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评价主要指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是否具有启发性、适应性和灵 活性,是否真正实现了教师的点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教学手段的选择及运用是否 恰当、有效,是否符合教学目的和内容需要,其启发性、直观性和指导性的效果怎样等。教 学方法的选择要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教师要精心创设情景,采用合理多样的方法。根据教材内容,教师还应该合理使用实物、图 片、挂图等直观教具,采用多种教学媒体及视听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教 学方法的选择是否符合新英语课堂教学标准的理念,也将是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 4.学习评价要多元化 英语课堂教学的中心已经由以教材、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所以对学生的 评价也应该由获取知识多少的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英语课堂中的学习评价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不仅要看评价的结果,更要重 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强调将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与描述性的评价相结 合,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日常的描述性评语的功效视为等同。评价的多元化强调教师评价、学 生的自我评价与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相结合,学生不是评价的消极应付者,而是评 价的主动参与者。 5.教学效果要明显 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指语言知识教学、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训练和情感策略等方面任务的完 成程度,所有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参与学习过程的主动性与学生取得的实际收获,以及 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习惯方面的作用和效果。英语课堂教 学的效果最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知识、技能的掌握及其提高程度。知识技能指学 生是否掌握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新知识,是否了解所学语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语言的听说 读写四种技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提高,所学知识是否能在学习中生成新的知识。一 般能力 (包括智力)和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程度。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信 息资料的搜集处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是否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积极 的情绪和高水平的动机。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是否进一步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 和求知欲是否增强,是否逐步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师生间的关系是否更加 融洽。 (二)学生的学习状态 1.学习方式要多样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指 学生在学习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是否拥有较大的自主性,是否有自我评价学习的机会。 合作学习指学生能否根据不同的个性和特长,组织开展合作学习,以及学生参与的热情、情 感体验如何,是否形成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风尚。探究式学习指学 生是否通过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学习有关技能和研究的方法,以及探究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如 何。学生的学习方式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是评价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2.参与状态要积极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不能只看教师的教学艺术,更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即以学论教。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程度来体现的。学生没有参与,或 参与得不够,就谈不上主体。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全过程,既要看学生参与的人数是 不是大多数,是否涉及学生的各个层面,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又要看学生是否 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时间上是否有保证,还要看学生在参与教学中解决的问题是不 是深层次的问题,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还是被动地参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程度的高低是决定英语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3.思维与情绪状态要活跃 思维状态指学生的思维是否被激活,教师是否给学生的认知和创新思维留有足够的空 间。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以及所提问题与发表的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 良好的思维状态会促进学生探究式的学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状态指学生是否有适 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以及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感。良好的情绪状态是产生学习 紧张感、愉悦感的内在因素,也是推进学习进程的不竭动力。学生倾听时喜形于色、凝神沉 思等不断变化的外显化的情绪反应,是其自我调控学习情绪能力的有力表现。良好的情绪状 态来源于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浓了,学习自然也能进入到良好的状态。学生的思维与情绪 状态也是评价一堂英语课好坏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