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案:
方案一:申请美国。美国的学校虽然也很介意GPA,但一般不会一刀切,不像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有些名校,连给你解释的机会都没有。你可以通过很高的托福/雅思,还有SAT/GRE/GMAT成绩,以及声情并茂的小作文打动招生官,特别适合平时成绩低,但其他方面很突出的学生。当然,如果你现在考不出去来,也可以先去美国读一些名校的桥梁(类似预科)的课程,例如东北大学、南加大等,然后提高在桥梁课程的成绩,弥补你在国内学校成绩低的问题。
方案二:申请澳大利亚名校的GD课程。虽然澳大利亚的名校不需要推荐信、PS等,但其实对GPA要求非常严格,如果是国内非211院校毕业,平时成绩至少要85分,211院校毕业,至少要75分,才能进入名校,否则无论其他方面条件多好,硕士的录取官员连眼睛都不睁就把你拒了。但澳大利亚名校提供了叫做研究生文凭的课程。如果达不到硕士的录取要求,可以先上GD,如果在读GD的时候,成绩达到了平均分65分以上,可以转成硕士,而且这和直接读硕士没啥区别,时间一样,学费一样,学位一样。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途径。
方案三:再读一个本科。可以去美国、英国、荷兰啥的。一般再读1-2年,重新获得一个学士学位,如果在这1-2年中,你的GPA够高,就弥补了以前过低的问题。
方案四:先读一个普通大学的硕士,然后励精图治,成绩够高,毕业后再申请另外一个名校硕士。
温馨提示:GPA过低是很多留学生申请名校的硬伤,其实还有很多方法可以补救,千万不要为了申请名校,铤而走险去作假。因为过去你不努力,你应该承担这个责任,未来通过你的奋斗而弥补,否则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后遗症。
1,TOEFL、GRE\GMAT考试等支撑成绩要好。同样是反映学习能力,大学均分差的一定要在其他成绩中有所补充。很多学校对于绩点低于3.0的学生的GRE\GMAT有更高的要求。
2,需要有较理想的实习、实践、工作、科研经历来弥补。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可以挖掘出来的亮点,才能作为学生对于该专业喜爱的另一大例证。只有这样美国大学才能接受学生并非学习能力差或者是对申请专业没有兴趣才无法提供满意的GPA成绩。有说服力的推荐人也很重要。
3,出彩的文书。美国申请中软性文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于低GPA学生,唯有在所有文书中解释了成绩低的原因,同时强化了自己的亮点,才能扭转乾坤,获得美国知名大学的青睐。
方案一: 申请美国。美国的学校虽然也很介意GPA,但一般不会一刀切,不像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有些名校,连给你解释的机会都没有。你可以通过很高的托福/雅思, 还有SAT/GRE/GMAT成绩,以及声情并茂的小作文打动招生官,特别适合平时成绩低,但其他方面很突出的学生。当然,如果你现在考不出去来,也可以先去美国读一些名校的桥梁(类似预科)的课程,例如东北大学、南加大等,然后提高在桥梁课程的成绩,弥补你在国内学校成绩低的问题。
方案二:申请澳大利亚名校的GD课程。虽然澳大利亚的名校不需要推荐信、PS等,但其实对GPA要求非常严格,如果是国内非211院校毕业,平时成绩至少要85分,211院校毕业,至少要75分,才能进入名校,否则无论其他方面条件多好,硕士的录取官员连眼睛都不睁就把你拒了。但澳大利亚名校提供了叫做研究生文凭的课程。如果达不到硕士的录取要求,可以先上GD,如果在读GD的时候,成绩达到了平均分65分以上,可以转成硕士,而且这和直接读硕士没啥区别,时间一样,学费一样,学位一样。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途径。
方案三:再读一个本科。可以去美国、英国、荷兰啥的。一般再读1-2年,重新获得一个学士学位,如果在这1-2年中,你的GPA够高,就弥补了以前过低的问题。方案四:先读一个普通大学的硕士,然后励精图治,成绩够高,毕业后再申请另外一个名校硕士。
如果大学G点太低,确实对于申请加拿大和英国的硕士比较困难,这两个国家都非常看重GPA。如果你现在大四,可以考虑下之前挂科的成绩是否还能补考,或者重修。如果你挂科的不特别多,能够保证平均分在75以上,还是有一些英国的硕士学校可以申请的。
如果你还以上办法不太好解决,那就建议大学毕业后能工作1、2年,然后用工作经验去弥补低G点,这也是个办法。
关于英国预科这种一般是针对语言和专业问题开设的,如果学生本身大学GPA较低,也不太能通过这个办法有效解决的。
你可以做以下几件事来争取软分数。一)争取机会写一两篇论文,若是能在一些专业会议上发表,那就更好。二)多与一些知名的教授打交道,请教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将来他会给你写好的介绍信三)把GRE,TOEFL考好,证明你的英文及数学基础是很好的。四)在将来申请学校的自述论文(信件)上以一个正面的态度来解释你的成绩。
本科绩点低是可以进行提高的,而且还能保住无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