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观与现代科学的主要区别

2025-04-04 04:17:5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 关于物质的存在形式。整体观认为任何物质都是由质量、能量、信息混化而成的,宇宙存在着三种物质形式:一种是实体性物质,这种物质是质量呈显在状态,能量与信息隐伏于质量之中;另一种是场性物质,它是能量呈显在状态,质量与信息隐伏于能量之中;还有一种是混元气物质,这种物质的质量和能量都处于隐伏状态,信息则混合其中。目前现代科学只认识到前两种物质,而整体观则认为宇宙中同时存在这三种物质,宇宙就是这三种物质互相作用、转化、演化的混元整体。另外,整体观认为任何物质都是一种混元整体,人的整体思维能认知这种整体状态,现代系统科学所说的整体结构以及整体功能都只是混元整体的不同侧面的局部属性。

二. 关于精神活动的实质。整体观认为精神活动本身是人体高层次混元气-----意元体的表现形式,是意元体内部的运动内容及其运动过程。它既是人的主观世界的活动内容,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可以被自己以及他人的整体思维所认知。意元体是建立在脑神经细胞基础上的混元气,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现代科学虽然建立了脑科学、神经生理学、生理心理学等学科,但研究对象只限于大脑的实体性物质,对混元气物质并没有进行研究,因此难以接受精神活动是意元体内部的运动内容及其运动过程的说法。

三. 关于认知事物的过程。整体观是建立在整体思维层次上的,它强调在认知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用意识活动的整体性与事物的整体性相互作用,它获得的是关于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现代科学方法论里虽然有分析法、综合法和分析—综合法的区别,但它们的方法论基础都是精神与物质相分离的,认知事物的过程就是主观与客观对立的过程,任何试图打上主观印记的研究结果都被视为不科学,它获的是关于事物局部属性的认识。

四. 关于各自的应用领域。整体观是论述事物整体的形成、整体的特殊体性以及如何认识与运用整体特性的理论。这一理论可以给现代科学以启迪,但它主要是用以指导开发、运用、提高人的智能,与现代系统科学可以用于各个领域,但难以用于生命、意识领域的研究,恰恰形成对峙而互补的两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