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全称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译名为电子数据交换。
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使用的国际标准,它是指一种为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消息报文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也是计算机可识别的商业语言。例如,国际贸易中的采购订单、装箱单、提货单等数据的交换。
基本简介
电子数据交换也称EDI(Electric Data Interchange)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新方法,它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有关部门、公司和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由于EDI的使用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纸张文件的交换,因此也有人称它为“无纸贸易”或“电子贸易”。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贸易量逐渐增大,为了适应这种形势,我国将陆续实行“三金”工程,即金卡、金桥、金关工程,这其中的金关工程就是为了适应贸易的发展,加快报关过程而设立的。
EDI主要特点:
一、发送方将要发送的数据从信息系统数据库提出,转换成平面文件(亦称中间文件)。
二、将平面文件翻译为标准EDI报文,并组成EDI信件。接收方从EDI信箱收取信件。
三、将EDI信件拆开并翻译成为平面文件。
四、将平面文件转换并送到接收方信息系统中进行处理。
EDI平台的数据接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具有单一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用户接入方式:拥有单一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企业规模一般不大,这类用户可以利用电话交换网,通过调制解调器直接接入EDI中心。
(2) 具有多个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用户接入方式: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多个应用系统都需要与EDI中心进行数据交换。为了减小企业的通信费用和方便网络管理,一般是采用连网方式将各个应用系统首先接入负责与EDI中心交换信息的服务器中,再由该服务器接入EDI交换平台。
(3)普通用户接入方式: 该类用户通常没有自己的计算机系统,当必须使用EDI与其贸易伙伴进行业务数据传递时,他们通常采用通过因特网或电话网以拨号的方式接入EDI网络交换平台。
EDI三种定义:
定义一:1995年版的《美国电子商务辞典》(Haynes.E 1995)将电子商务定义为:“为了商业用途在计算机之间所进行的标准格式单据的交换。”
定义二:美国国家标准局EDI标准委员会对EDI的解释是:“EDI指的是在相互独立的组织机构之间所进行的标准格式、非模糊的具有商业或战略意义的信息的传输。”
定义三:联合国EDIFACT培训指南认为,“EDI指的是在最少的人工干预下,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的标准格式数据的交换”。
EDI
即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电子数据交换,可以实现两个企业或企业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如,A公司可以通过电子数据交换平台,向B公司发送订单、查询库存、通知发货等信息,帮助企业整合供应链、降低库存、实现精益生产。
EDI系统特点和工作流程
发送方-A由业务系统导出业务数据(格式不限定,如XML、IDoc、CSV或是excel及其他格式)
将导出的业务数据导入EDI系统,EDI系统进行消息处理,将以上格式业务数据转换为标准的EDI格式报文
发送方-A与接收方-B建立EDI连接(需要双方相互交换公钥证书、ip等配置信息,并完成EDI系统配置),发送方-A通过EDI系统将EDI报文发出,之后接收方-B收到报文
接收方-B收到发送方-A发送的EDI标准格式报文,经由接收方-B的EDI系统进行消息处理,输出内部业务系统可识别的数据格式(格式不限定,如XML、IDoc、CSV或是excel及其他格式)
将以上数据直接导入接收方-B业务系统
电子数据交换(EDI)简单地说就是企业的内部应用系统之间,通过计算机和公共信息网络,以电子化的方式传递商业文件的过程。
换言之,EDI就是供应商、零售商、制造商和客户等在其各自的应用系统之间利用EDI技术,通过公共EDI网络,自动交换和处理商业单证的过程。
EDI能为您解决什么问题
节约时间和降低成本:由于单证在贸易伙伴之间的传递是完全自动,所以不再需要重复输入、传真和电话通知等重复性的工作。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的降低运作成本,使沟通更快更准。
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手段之一:将EDI技术与企业内部的仓储管理系统、自动补货系统、订单处理系统等企业MIS系统集成使用之后,可以实现商业单证快速交换和自动处理,简化采购程序、减低营运资金及存货量、改善现金流动情况等。也使企业可以更快地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响应。
业务发展的需要:目前,许多国际和国内的大型制造商、零售企业、大公司等对于贸易伙伴都有使用EDI技术的需求。当这些企业评价一个新的贸易伙伴时,其是否具有EDI的能力是一个重要指标。某些国际著名的企业甚至会减少和取消给那些没有EDI能力的供应商的订单。因些,采用EDI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EDI业务应用领域
商业贸易领域:在商业贸易领域,通过采用EDI技术,可以将不同制造商、供应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商业贸易之间各自的生产管理、物料需求、销售管理、仓库管理、商业POS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企业大幅提高其经营效率,并创造出更高的利润。
商贸EDI业务特别适用于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具有良好计算机管理基础的制造商、采用商业POS系统的批发商和零售商、为国际著名厂商提供产品的供应商。
运输业领域:在运输行业,通过采用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业务,可以将船运、空运、陆路运输、外轮代理公司、港口码头、仓库、保险公司等企业之间各自的应用系统联系在一起,从而解决传统单证传输过程中的处理时间长、效率低下等问题。可以有效提高货物运输能力,实现物流控制电子化。从而实现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进一步促进深圳市港口集装箱运输事业的发展。
通关自动化:在外贸领域,通过采用EDI技术,可以将海关、商检、卫检等口岸监管部门与外贸公司、来料加工企业、报关公司等相关部门和企业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可以避免企业多次往返多个外贸管理部门进行申报、审批等。大大简化进出口贸易程序,提高货物通关的速度。最终起到改善经营投资环境,加强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的目的。
其他领域:税务、银行、保险等贸易链路等多个环节之中,EDI技术同样也有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EDI和电子商务技术(ECS),可以实现电子报税、电子资金划拨(EFT)等多种应用。
EDI的技术特点
EDI最大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
EDI单证是通过专用的EDI增值网络进行交换的。由于EDI单证大多是具有一定商业价值的商业单证,通过有专门机构管理的EDI增值网络进行交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点是目前Internet技术还不能解决的问题。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EDI技术也在与包括Internet技术在内的其他先进技术不断融合,为用户提供更灵活、多样、简便的使用方式,使其自身拥有更广阔的电子商务服务领域。
不论用户内部MIS系统的应用程序和数据格式有何不同,在通过EDI增值网络进行交换之前,都采用一种叫做“翻译器”的软件将不同的数据格式翻译成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EDI格式。正是这种方法,使得在不同用户的不同应用系统之间自动交换数据成为可能。
EDI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的缩写,在大陆译为电子数据交换,有时也译为无纸贸易。香港译为电子资料联通。国际标准化组织将EDI定义为一种电子传输方法,用这种方法,首先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中的报文数据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的报文数据格式,进而将这些结构化的报文数据经由网络,从计算机传输到计算机。
除了硬译的这个定义之外,我们应该正确地理解一下EDI的含义。从译名上可以看出有许多不同的理解,例如,不少文献将它译为无纸贸易,在贸易领域中来说,这一名称很形象地说明了它的状况及效果。然而,从基本意义来说,电子数据交换的意思并不限于贸易活动,例如医院中的信息交流,现在也已采用EDI的思想与方法,并已在国外一些地方实际使用。因此,严格地讲,无纸贸易是EDI在贸易领域中的实际应用,EDI的概念应当更广泛一些。当然,在现实的应用中,贸易领域的应用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多的方面,目前在这一方面的成果,标准,软件也是最多的。有的同志正确地指出:EDI的实质在于“数据不落地”,用技术语言来说,那就是信息存储及传递的介质从纸张转为电磁设备。这样所谓EDI就应当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方面:
1、
需要进行信息交换的某一应用领域,即EDI的环境。例如:国际贸易,国内贸易,医院工作,图书馆工作,项目管理等等。它限定了有哪里信息需要传递,在哪些地点之间进行传递。
2、
信息交换的流程及规则,即EDI的过程。它反映了实际领域中的业务过程,以及与之相伴的信息流程。例如在贸易过程中,从询价,报价开始,直到付款,交货。中间涉及供应者,购买者,银行,运输公司,保险公司等多种企业(或称角色),先后几十种信息交换业务需要执行。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流程体现为一系列规则与标准。
3、
信息交流的手段,括硬件设备,通信设备以及软件,即EDI的技术实现。从目前来看,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已经比较普遍,EDI的应用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一般来说不需要特殊的开发。例如,通信线路可以使用已有的各种方式解决,从最简单的电话线到租用卫星专线。需要的是软件的开发。
针对某一领域的应用,遵从某一特定的标准,就要有一套专门的软件。解决这一领域的问题是技术方面的任务。
总之,对于EDI,应当全面地去认识和理解,而不要只从技术,甚至只从硬件的角度去看待与处理EDI的工作。
电子数据交换(EDI)简单地说就是企业的内部应用系统之间,通过计算机和公共信息网络,以电子化的方式传递商业文件的过程。
换言之,EDI就是供应商、零售商、制造商和客户等在其各自的应用系统之间利用EDI技术,通过公共EDI网络,自动交换和处理商业单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