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的国家地位怎么样

2025-04-05 03:39:2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哈尔滨,雅称“冰城”、“丁香城”,是黑龙江省会,中国东北北部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面积53068万平方公里(市区1637),人口946万人(市区330)。地处富庶的松辽平原,松花江沿岸,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哈尔滨是我国十大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一座风光旖旎、独具特色的大城市,美丽的松花江似彩带从市区蜿蜒而过,幽雅的太阳岛似一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松花江北岸。巍峨的防洪纪念馆飞架南北的松花江公路大桥,壮观的工人体育馆......令秀美的哈尔滨更加婀娜多姿。兆麟公园冰雪大世界景色迷人。东北虎林园和动物园广聚珍禽走兽;众多街心公园典雅秀丽……它们以独具特色的风姿吸引着中外的游客。 哈尔滨市的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中国东北最大的国际航空港及内河港口,亦是沟通东北亚、欧洲和太平洋的交通枢纽。它腹地辽阔,周围沃野千里,石油、煤炭、木材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重要工业基地之一。科技力量雄厚,有大学24所,科研机构300余家,具有国家级高新技术、经济技术开发区各一个。 哈尔滨又是以冰雪、避暑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城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确立了哈尔滨音乐名城的地位。哈尔滨市郊的二龙湖、松峰山风景区以及国内著名的滑雪胜地——亚布立滑雪场更是观光、旅游的好去处,其隆冬冰雪节的国际冰雕雪塑等招牌节目更是吸引愈来愈多的国内外游人一睹冰雪城市——哈尔滨的现代风采。 2007年,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国民经济在高起点上平稳较快增长,呈现出生产加快、需求增强、结构趋优、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发展态势。盘点一年发展历程,十大亮点彰显哈尔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亮点一:人均GDP跨过3000美元重要关口 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人均GDP达到24768元,比2000年翻1.2番,按现行汇率折算达到3393美元。哈尔滨市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意味着哈尔滨市地区经济实力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门槛,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亮点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 200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030.6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增幅创1995年以来新高,比2000年翻2番。全市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大项目个数增长两成以上,达到261个,共完成投资425.4亿元,比上年增长25.6%。 亮点三:粮食生产大旱之年夺丰收 2007年,哈尔滨市战胜了近50年来最为严重的夏伏连旱,粮食生产在大旱之年获得丰收,总产量达到97.5亿公斤,比2000年增加27.99亿公斤,仅比2006年减产1.2亿公斤,是哈尔滨市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 亮点四:工业经济效益水平创历史新高 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73.3亿元,比上年增长77.9%。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2.7,比上年提高21.5点。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亮点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000亿元 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增幅创1997年以来新高,比2000年翻1.2番。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6%,汽车类增长23%,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4.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4.5%。 亮点六:利用外资、引进内资取得新成效 2007年,全市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金额4.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6%,首次超过4亿美元。全年引进内资项目个数增长近四成,达到419个,协议引资金额7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2.8%,实际到位资金210.2亿元,增长35.4%。 亮点七:旅游业务总收入首次达到200亿元 2007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25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9%。其中,国内旅游人数2491万人次,增长14.9%;入境旅游人数27.0万人次,增长13.7%。全市旅游业务总收入达到20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国内旅游业务收入192.8亿元,增长19.5%;国际旅游创汇1.5亿美元,增长14.8%。 亮点八:财政收入跃上200亿元新台阶 2007年,全市全口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2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1.3%,比2000年翻1.4番。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2亿元,增长19.1%,比2000年翻1.3番。 亮点九:城镇登记失业率为六年来最好水平 至年末,全市城镇就业人员(含非正规就业)234万人,比上年增加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低于全省1.1个百分点,为2002年以来哈尔滨市最好水平。 亮点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 200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69元,比上年增长15.1%,是1997年以来的第2个高增速,比2000年翻1番。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2.3%,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00亿元,达到10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比2000年翻1.3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