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为偏旁的字有:孩、学、字、子、孝
一、孩hái
1、释义:
(1)幼童。
(2)子女。
2、字源解说:
亥,甲骨文在“人”
的头部加一横指事符号
,表示头重脚轻的婴孩。有的甲骨文
在婴孩
的颈部再加形指事符号
,表示发声的喉部。
造字本义:幼儿在未学会语言之前,从喉部发出清亮的“呵呵”笑声。“亥”的“幼儿呵呵笑”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子” 另造“孩”
代替,表示幼儿“呵呵”笑。
附 文言版《说文解字》:咳,小儿笑也。孩,古文咳。从子。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咳,幼儿咯咯笑的样子。字形采用“口”作边旁,采用“亥”作声旁。孩,这是古文写法的“咳”字,字形采用“子”作边旁。
二、学 xué
1、释义:
(1)学习:~技术。勤工俭~。我跟着他~了许多知识。
(2)模仿:他~杜鹃叫,~得很像。
(3)学问:治~。才疏~浅。博~多能。
(4)指学科:数~。物理~。政治经济~。
(5)学校:小~。大~。上~。
(6)姓。
2、字源解说:
造字本义:名词,教孩子算数、习字的校舍。
附 文言版《说文解字》:,觉悟也。从教,从冖。冖,尚蒙也,臼声。学,篆文
省。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觉悟。字形采用“教、冖”会义。“冖”表示尚处于蒙昧状态。“臼”是声旁。“学”,这是篆文写法的“
”字,省略了“攴”。
三、字 zì
1、释义:
(1)文字:汉~。识~。~体。~义。常用~。
(2)(~儿)字音:咬~儿。~正腔圆。他说话~~清楚。
(3)字体:篆~。柳~。宋体~。美术~。
(4)书法作品:~画。一幅~。
(5)字眼;词:他说行,谁还敢说半个“不”~。
(6)字据:立~。收到款子,写个~儿给他。
(7)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岳飞~鹏举。曾巩~子固。
(8)俗指电表、水表等指示的数量:这个月电表走了50个~,水表走了20个~。
(9)许配:待~。
(10)姓。
2、字源解说:
造字本义:动词,女子落户夫家,生养后代。
在古代,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口头上的称呼叫作“名”* ,有如今日之“小名”与“昵称”,用于日常非正式社交场合,为贱称;子女成年后为其设计的书面称呼叫“字”, 有如今日之“大名”与“户籍名”,用于各种文件和正式社交场合,为尊称;
“名”与“字”是同一对象的两个称呼,“字”是对“名”的解释或补充;今人所说的“名字”,相当于古人所说“字”。
附 文言版《说文解字》: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字,生育。字形采用“子、宀”会义,表示“子”在“宀”下,“子”也作声旁。
四、子zǐ
1、释义: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3)动物的卵:鱼~。蚕~。
(4)幼小的,小的:~鸡。~畜。~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棋~儿。
(6)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
(14)姓。
2、字源解说:
造字本义:包裹在襁褓中挥动两臂、尚不能独立的幼儿。
附 文言版《说文解字》: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凡子之属皆从子。,古文子,从巛,象发也。
,籀文子,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子,在十二地支之中,“子”代表十一月,这时阳气发动,万物滋生,人假借“子”作称呼。
字形像幼儿的形象。所有与子相关的字,都采用“子”作边旁。,这是古文写法的“子”字,字形采用“巛”作边旁,巛,像幼儿的头发。
,这是籀文写的“子”字,头顶有头发,手臂与小腿都放在几案上。
五、孝 xiào
1、释义:
(1)孝顺:~子。尽~。
(2)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守~。
(3)丧服:穿~。戴~。
(4)姓。
2、字源解说:
造字本义:儿孙搀扶老人,服从和奉养父母、长辈。
附 文言版《说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孝,善于侍奉父母长辈。字形采用省略了“匕”的“老”和“子”会义。这个字形是表示“子承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
子为偏旁的字 :孩、学、字、孝、孔、孙、孕、孤、存、孜、孪、孟、孽、孱、孛、孳、孑、孡、孬、孪、孹、孭、㝇、孶、孖、孲、学、孴、孚、孠、孰、孯、孢、孧、孒、孮、孺、孥、孼、孙、孷、孓、孞、孾、孨、孻等。
一、学[xué]
1、学习:学技术。勤工俭学。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
2、模仿:他学杜鹃叫,学得很像。
3、学问:治学。才疏学浅。博学多能。
4、指学科:数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
5、学校:小学。大学。上学。
6、姓。
二、孝[xiào]
1、孝顺:孝子。尽孝。
2、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守孝。
3、丧服:穿孝。戴孝。
4、姓。
三、孔[kǒng]
1、洞;窟窿:九孔桥。鼻孔。
2、通达:孔道。
3、文言副词。很:孔急。
4、量词。用于窑洞:一孔土窑。
四、孤[gū]
1、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的孩 子:孤儿。
2、单独:孤立。孤军深入。
3、中国古代王侯的自称。
五、孽[niè]
1、邪恶:妖孽。
2、罪恶:造孽。罪孽。
3、不忠或不孝:孽臣。孽子。
“子”为偏旁的字有:孔、孕、存、孙、孝等。
解析:《说文解字》:子,在十二地支之中,“子”代表十一月,这时阳气发动,万物滋生,人假借“子”作称呼。字形像幼儿的形象。所有与子相关的字,都采用“子”作边旁。
详细解释:
一:孔[ kǒng ]
基本解释
1、小洞,窟窿 :孔穴。孔方兄(指钱,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恢谐含鄙意)。
2、很 :孔急。
3、量词,用于窑洞 :一孔土窑。
4、姓。
二:孕[ yùn ]
基本解释
胎,怀胎 :怀孕。孕妇。孕育(怀胎生育,喻既存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三:存[ cún ]
基本解释
1、东西在那里,人活着 :存在。
2、保留,留下 :保存。
3. 寄放 :寄存。
4、停聚 :存水。
5、怀有,怀着 :存心。
四:孙[ sūn ] [ xùn ]
基本解释
孙[sūn]
1、儿子的儿子 :孙子。
2、跟孙子同辈的亲属 :侄孙(侄儿的子女)。
3、孙子以后的各代 :曾(zēng)孙(孙子的子女)。
4、植物再生成孳生的 :孙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5、姓。
孙[xùn]
古同“逊”。
五:孝[ xiào ]
基本解释
1、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 :孝敬。
2、居丧的事 :守孝。
3、丧服 :戴孝。
4、姓。
存、孔、孕、孙、字、孝、孪、学、孟、孩
1、存
【拼音】:cún
【意思】
1)东西在那里,人活着:存在。存亡。生存。
2)保留,留下:保存。留存。存照。存疑。去伪存真。
3)寄放:寄存。
4)停聚:存水。
5)怀有,怀着:存心。不存任何奢望。
【造句】:我的手机先交给你保存,我出了考场你再还给我。
2、孔
【拼音】:kǒng
【意思】:
1)小洞,窟窿:孔穴。孔眼。孔洞。
2)很:孔急。孔武有力。
3)量词,用于窑洞:一孔土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