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2025-02-23 18:57:0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试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摘 要:基于当前新课改的发展趋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有效的素质教育,是初中数学老师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根据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究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 素质教育 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社会各个领域对于高素质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目前社会竞争的本质,即人才的竞争。因此这一观点,也逐渐被渗透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在九年义务制教育教学中,应用素质教育已成为教学的重点任务。初中数学作为理科类教学的基础性科目,其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需要对初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具体而言指的是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以受教育者为目标,使用种种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其潜能的开发,以此来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个性发展素质的综合培养。其属于一种教育思想,同时也属于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可以为数学的有效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提高其教学效率,使得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积极的兴趣,进而对数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研究,促使其对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人才。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可以对学生进行数学的情境教学,使得学生在实际的数学情境中,产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初中数学的相关知识,并能促进其对数学延展性内容的探究。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带着问题去思考,这就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情境的设置,需要符合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同时提出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在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中,学习到四边形的不稳定特性时,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具体的情境:射击场上,射击人员用手托住枪托时,可以有效地保持稳定,之后进行目标的射击,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所学知识,对枪支在射击人员手中,是如何保持稳定性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思考。或者在全等三角形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情境:小明踢足球时,不小心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了,并碎裂成三块大小不等的玻璃,之后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这三块碎裂的玻璃,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选取其中某一块玻璃,能不能配置出完全相同的一整块玻璃,教师可以根据图片让学生自主进行相应的选择,并说明原因。通过这样的情境,可以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到具体的内容学习中,提高学生对几何内容学习的兴趣。再比如,进行相似三角形的学习时,通过具体的情境,教师可以引入具体内容的学习中,让学生分析两块三角形玻璃,在有一条边及三个角相等的情况下,那么这两块玻璃一定属于全等三角形吗?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进行思考的时候,根据其实际的生活实例,想到如果两块三角形玻璃中,其中一个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25、40、50,另外一个三角形1的边长为:40、64、80。根据计算有:25∶40=40∶64=50∶80,且有∠A=∠A1,∠B=∠B1,∠C=∠C1。基于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块三角形相似,但是其各个角对应的边长,并不与三角形1对应的各边长相等,因此,这两个三角形不属于全等三角形。通过实际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问题的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教学,可以以数学问题为中心展开。在大力提倡素质教学的今天,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逐渐改变以往仅由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的固定教学模式,通过有效的问题提问素质教育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进行问题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思考。思考后,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之后进行有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其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师生的互动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需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数学的相关知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具体的素质教育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在课堂中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需要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发,让学生主动对数学感兴趣,积极地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避免学生研究学习出现误区,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按课标要求进行数学知识的相关教学,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意识、数学逻辑思维意识的渗透教育,使得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同时有助于其培养数学意识、建立数学模型,更好地为以后高年级数学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教师还可以充分了解素质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促使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的二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在学习前,通过一个趣味问题引入到具体学习内容中,营造一个热烈的课堂氛围:树上一共有10只小鸟,一个人朝着小鸟开了一枪,此时树上、空中的小鸟各有多少只?这时大部分学生会积极地回答说,树上还有9只小鸟。教师听到学生的回答之后,在黑板上写了   ,之后有个别同学回答说树上没有小鸟了,全都被吓跑了。之后教师又在黑板上写:   。通过这两个式子的罗列,使得学生对于数学问题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认识到二元一次方程的答案,不仅仅只有唯一一个,在以后的学习中,需要全面地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这也就体现了通过生动有趣的师生互动数学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积极作用。
4.在初中数学中进行研究性的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研究性的教学,也是实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研究性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进行信息的收集、分析,之后再对其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掌握其相关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其创新性探究意识,对于未知的数学知识,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并发现相应的规律与公式。例如,在初中九年级数学圆的相交弦定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画板上画出一个圆,在圆内,已知弦AB、CD两线相交,并且交于圆中的某一点O。引导学生分析其连线之间是否有连接关系,学生就不难得出有线AC、DB,再引导学生分析圆内OA、OB、OC、OD,各线之间有无联系,学生将圆内的AC、DB进行连接,即可得出∠AOC=∠DOB,再根据所学知识就不难推出:∠ACO=∠DBO, ∠CAO=∠BDO。即三角形ACO相似于三角形DBO,此时,学生便可以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得出OA与OB的乘积等于OC与OD的乘积,这就是圆的相交弦定理。通过学生对圆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得出相关的规律性内容,激发其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符合当前教育教学的大趋势。针对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支持下,对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数学素质教育进行不断的研究,以此来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姚丽果 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J].学周刊,2013,11:57。
[2]谢康 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3,17:173。
[3]左桂花 试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43:275-276。
[4]屈淑莲 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2,20:59。
[5]陈乐明 试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6,20:252。
[6]马辉明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A].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总第1辑)[C],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