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 为什么人名前都有公子二字 如公子小白 公子光什么的、

2025-04-04 04:26:0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春秋时期,能称"王"的只有周天子.
其他的诸侯是按"公 侯 伯 子 男"五等爵位分封的
所以他们的儿子自然只称为"公子"
战国四大公子:

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

魏公子信陵君无忌,“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嫠王异母弟也 ”,
春申君黄歇,四公子中唯一非王室中人。然相楚考烈王二十五年,辅国持权,说一不二,自有其过人之能。
孟尝君 齐田文,父为田婴,祖为齐威王。宣王为其亲叔,缗王为其堂兄。田婴封于薛,谥为靖郭君。田文代立,是为孟尝君。
平原君赵胜,乃武灵王子、惠文王弟而孝成王叔也。赵之诸公子中,赵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

这四大公子的特点都是广招门生,豢养名士和死士,积极参预和操纵当时的国家政治,在战国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答2:

所谓的公子就是指诸侯的儿子

回答3:

齐国的贵族大部分都姓姜,吴国的都姓姬。

大家都同姓,而且都知道,所以就不会有人叫他们姜小白、姬光。
要是这样叫的话,就好比别人问你是哪里人,你偏要说是地球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某省某某市人,大家都是中国人,这样叫岂不是疯子。

因为在姓上没有区别,就只能从地位身份上加以区别。
比如在名字前加上公子、公孙,表示是国君的儿子、孙子;
加上官职,显示地位;
加上封地,
以支系祖父的字作为氏
加上其他的特殊含义的字
国君则加上自己的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