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这个你得理解了比较容易知道核心内容~我先说明不算是历史高手~但是我知道如何将那种理论表达出来~希望可以给你参考~
孔子:道德的框架是由“仁”和“礼”为核心~“仁”就是善良并且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是对于别人而言的一种生活态度~“礼”是为社会制定的一种法则~束缚人们的思想在一个正确的道德观念之内~只有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念的人才能“仁”,然没有“仁”人们也不愿意去守“礼”~所以这两者缺一不可~也就构成了原话“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两者就像阴阳一样的理解方式~代表了凡是事物都是带有两面的~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不要只看自己接受的一面~
老子: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什么是“道”?“道”就是我们处于的这个世界,这个空间~这世界上的一切一切,包括我们自己都是“道”的一部分,都是像分子一样有规律地在运动着~刻意改变一些东西就会发生一连串的改变~后果就会改变~自然形成的事物是很顺利发展下去的,然刻意改变形成的事物总会带着某种缺憾~所以老子希望我们明白世界万物的规律我们都不要去打破~不然就会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就像过度砍伐会造成植被破坏一样~不要过多干预事情的发展~否则我们将痛苦不堪~我们可以向自然界的事物学习对生活的态度,学习像水一样的博爱,滋润着世间的万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是为最高境界的善,上善若水也就是这个意思~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