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1862)
在这本书中,冯特首次提出了“实验心理学”的概念。这部书和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起常被认为促使了新心理学(即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关于人类和动物心灵的讲演录》(1863)
这本著作是冯特的新心理学系统构想初步成型的著作。这本书中论述了许多实验心理学家多年来注意的问题。此书在冯特去世后还被重印,并被译为英文出版。
《生理心理学原理》(1874)
这部著作比上述两部著作更为丰富和深入,是冯特早期十多年在海德堡大学从事生理心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总结,也是冯特实验心理学思想成熟的表现,所以,波林认为它是近代心理学史上一部很重要的书,是冯特由生理学家转为心理学家的标记,也是心理学成为新的独立科学的创始。这部著作把心理学牢固地确立为有自己的实验课题与实验方法的实验科学。因此,该著作被以后心理学界认为是科学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是科学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心理学大纲》(1896)
冯特在书中提出了“感情三度说”理论,引发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语言史与语言心理学》(1901)
该书是冯特早年语言学研究成果的总结,也是他对自己提出的心理语言学理论的概括。冯特关于语言过程或言语机制的理论与现代心理语言学家的研究有不少惊人的相似之处。
《民族心理学》(1900-1920)
该书共十卷,是冯特用历史法研究人类高级心理过程的社会心理学专著。这套专著是冯特在生前最后的20年中完成的。书名虽叫民族心理学,但实际上是一部关于语言、艺术、神话、宗教、风俗、法律、道德等内容的社会心理学,内涵及其丰富。舒尔茨认为,该书本身的意义“远比书中所写的内容重要,因为它把新心理学分成了实验的和社会的两部分”。 在冯特之前,没有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也没有专门的心理学派。随着冯特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吸引了大批世界各地的青年到他这里学习。这里成为培养出世界上第一批职业心理学工作者的学府和摇篮。从这里培养出来的心理学工作者遍布欧洲、美洲和亚洲。根据美国哲学家萨哈基恩的统计,在冯特的学生中,有德国人(包括奥地利人)136名,美国人14名,东欧人13名,英国人10名,波兰人6名,俄罗斯人3名,丹麦人2名,法国人2名。其中34人成为心理学史上的知名人物,如美国的霍尔、卡特尔、安吉尔、闵斯特伯格、贾德,英国的铁钦纳,德国的克勒佩林、屈尔佩、马尔比、莫伊曼,丹麦的朗格、勒曼,俄国的别赫切列夫,日本的松本亦太郎。这些人在回国后,纷纷在本国创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展实验心理学研究,使各国纷纷走上心理学研究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