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025-02-22 22:21:1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按照事故原因划分:物 体 打 击 事 故、车 辆 伤 害 事 故、机 械 伤 害 事 故、起 重 伤 害 事 故、触 电 事 故、火 灾 事 故、灼 烫 事 故、淹 溺 事 故、高 处 坠 落 事 故、坍 塌 事 故、冒 顶 片 帮 事 故、透 水 事 故、放 炮 事 故、火 药 爆 炸 事 故、瓦 斯 爆 炸 事 故、锅 炉 爆 炸 事 故、容 器 爆 炸 事 故、其他爆 炸 事 故、中 毒和窒 息 事 故、其他伤 害事 故20种。

回答2:

回答3:

回答4:

一、事故直接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都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1、物的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1)无防护

  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

  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

  无护栏或护栏损坏;噪声大;

  (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

  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挡车器或挡车栏。

  (2)防护不当

  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

  防护装置调整不当;

  防爆装置不当;

  作业安全距离不够;

  放炮作业隐蔽所有缺陷;

  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1)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

  (2)强度不够。包括: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

  (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包括:设备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

  (4)维修、调整不良。包括:设备失修;地面不平;保养不当、设备失灵。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1)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2)所用的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

  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1)照明光线不良。

  照度不足;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视物不清;光线过强。

  (2)通风不良。

  (3)作业场所狭窄。

  (4)作业场地杂乱。

  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

  (5)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6)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7)地面滑。

  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冰雪覆盖;地面有其他易滑物。

  (8)贮存方法不安全。

  (9)环境温度、湿度不当。

  2、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机械超速运转;酒后作业。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拆除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损坏未修复。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

  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违规操作。

  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二、事故间接原因分析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2、教育培训不够

  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箍

  7、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