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最近发现自己村里居然有个合作社,更惊奇的是,小编家居然也是合作社的一个成员,小编父亲告知,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就是签个字,后来也就没有后来了。
小编去网上查了一下合作社,发现全国的农民合作社多如牛毛,至于经营情况,估计全国的合作社都和小编家加入那个差不多吧。
那么,为什么国家在大力推广的农民合作社会这样子呢?
1.农业补贴向合作社和规模经营倾斜
农业的补贴名目繁多,除了粮食直补,我们小农民是听得多,见得少,拿到手的总是别人。大家一看,合作社许多项目拿补贴的前提,再一看,注册个合作社也不是什么难事,成本也不高,于是全国老百姓也就纷纷去注册一个,能不能拿补贴就再说。
2.农业生产在产中合作困难
大伙签了字,各种类型的合作社成立了,可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家平时有交流的都交流了,本来各家也分开各自干的,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着实也没有太多合作的机会或者空间。
3.农业产后合作缺渠道
至于产后的合作,大家是急需的,毕竟农产品销售的问题,这几年也越来越严峻,可是合作社的牵头人貌似也帮不上忙。搞订单农业吧,一来坑爹的地方多,二来牵头人没啥利益,也不积极。所以在产后的农产品销售,农业合作社也并没有新的办法来帮大家。
最后,农业合作社还是有亮点的,那就是在产前。据小编了解,一些农机合作社和农资合作社还是搞得有模有样的,请机器打田,收割可以省钱,又省心;买农药化肥又是省钱省心,农民无法不爱。可惜这样的合作社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补贴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