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电影刷爆朋友圈,一些警察的亲人、朋友纷纷电话叮咛千万注意安全。而很多警察却深深地“讨厌”这部电影,因为它太真实了,真实到让所有失去过战友的警察,眼睛里都刮进了沙尘暴……电影里有警察倒下,脑海里就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渐行渐远,这种疼痛感太残忍。平安在身边,对于每一个你,每一个警察,都那么重要!
刘德华与宋佳生死相守的爱情、和姜皓文吴卓羲警察之间出生入死的兄弟情,还有人民公仆用生命保护生命负重前行的大爱感情,全部融合汇集在《电影拆弹专家》。
作为一部投资较大的警匪片,该片剧组以1:1的比例还原了香港“地标式”建筑红磡隧道,而影片中大量的爆破戏份也出现于此。从视觉场面上来说,不少观众认为这部影片是国产电影中同类型的佼佼者,尤其是此类国产电影已经长期没有出现在影市的情况下,更容易赢得观众的称赞。
开篇就很精彩,劫匪抢劫银行金库的动作迅速又利落,爆炸场景震撼又强势。除了视觉场面的突出外,电影其实主讲的就是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为主的普世价值观。此前,《拆弹专家》虽然没有在情感表达上太新颖,但是这样的质朴情感还是可以戳中很多观众的泪点。
“我看过好多超级英雄电影。做超人的女朋友,最后没几个有好下场。”《拆弹专家》女主角一席话,道不尽排爆手身边亲友心中的忧虑与辛酸。拆弹专家究竟该不该配有爱情??
一根红线,一根黄线线,该剪哪一根?“拆弹专家”擦着额头细密的汗珠,再计时器不断向“零”逼近时,终于拿起铁钳,剪断其中一根——胜负各有50%几率。
闭眼,祈祷,世界仿佛静默了——
导演用了差不多3秒空白镜头,才让炸弹爆炸。有一瞬间我以为,会是个圆满的结局。可惜,最终是悲剧。也许,这更接近现实生活里“超人”的命运吧。
最后拆炸弹的时候,我也猜的是黄线,但是,其实我也猜错了,当时爆炸的时候,也正是章警官女朋友看到短信最后那句“我爱你”的时候,虽然短暂的黑屏但是还是没有让我缓过对于500多斤炸弹的威慑力,我真的以为会圆满结束,我想他一定会拆成功,可是,并没有。他是一名警察,他已经做的足够多,并且他们也都在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
刘德华的那句:我很感激上天,让我用生命去保护生命;让我简直泪崩,“超人”牺牲了,拯救了几百条生命,避免了上百亿经济损失。唯一伤害的,是他的爱人。
从一开始,他的工作就意味着没有谁愿意跟他去担这场生命的赌注,好不容易幸福已经就在等他,然而首先他属于国家,其次他属于自己。
如果遇上《拆弹专家》里章在山那样的男人,你敢爱么?真爱的模样是什么?是我爱你,却注定不能陪你终老,是明知不宜选择,却仍义无反顾么?是即使分开也不等于放下么?
有一句话说,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最不能忍受的是那种失去的感觉。哪一个正常女人,能忍受男友每天都可能因为工作挂掉的感觉?
从事“拆弹专家”或类似工作的人,可以谈恋爱吗?
但看完整场电影,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蔡瀚亿扮演一名年轻警察,同时他也是被犯罪份子要炸毁隧道挟持人质的其中之一。
毕竟他当时只是一名打算为父亲庆生的孩子,他不曾想到死亡离自己这么近。只不过因为他是一名警察,他身上有他的责任与使命,才促使他牺牲自己保全人民。“我是警察!我有责任!远离人群!远离车群!这样伤亡才最少!”当蔡瀚亿饰演的年轻警察被绑炸弹眼看获救无望时,满含绝望又坚强的泪水、颤抖着嘴唇声嘶力竭喊出这句话时,影院内观众无不抹泪抽泣。这一幕形成《拆弹专家》故事的第一个小高潮,有网友说:“警察也是普通人,面对死亡也会害怕,毕竟每个人都怕死,谁都不会例外,或者是谁都不能平静面对死亡的最后时刻。展现的人性特别真实。当听到蔡瀚亿饰演的警察高声重复这句话,直到人群疏散、自己被炸掉时,眼泪就真的再也绷不住了。”“正是那句话,盛世之下,必有人负重前行。致敬这些用生命保护百姓的英雄。”
影片的最后,在葬礼上,被一个镜头带着,穿越旗帜走进棺木,看到的不是一个完整躯体,而是一套折叠整齐的警服的时候,我还看到了另一个长镜头:从一个拆弹专家的特写,拉伸到整个红磡隧道,再拉伸到整个香港社会的上帝视角,依旧水波摇曳,依旧灯火不息。
从来都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默默前行,向军人,武警,警察等所有把黑暗挡在我们身后的最可爱的人致敬,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珍惜今天,活在当下,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