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法律赋予的辩护权,无论涉嫌构成何罪,特别是有可能判处死刑的,如果家属没有委托律师辩护,司法机关要通知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进行法律援助。
见《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
第三十五条第三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是否是坏人或许要加入一些道德观念或者社会舆论,但是一个人是否有罪只能由法律去评判。
换位试想一下,当你因罪站在被告席上的那一刻,你要面对的只是法官?公诉人?并不是,那时候你要面对的还有整个国家对你的审判,你要怎么去保证同为国家机关的公检法不会因私办案?怎么去保证你得到审判是公正的?怎么去保证你获得的量刑是合法的?这时候只有一个人能够帮你,就是你的辩护律师,只有他会去为你去争取一个公平的审判,只有他会为你去保证司法的公正,让你不用受到不白之冤,让你不会被小罪重判。
或许的确有人因为利益成为了罪犯的保护伞,但是我相信,大部分的律师都是在为自己的当事人、在为司法的公正而努力奋斗着。
公安局负责破案并收集犯罪的证据,检察院代表国家向法院起诉这个“坏人”,法院通过公开审判来确认这个人到底是不是“坏人”,法院用裁判文书来确认他就是坏人,这时候他才算是真正的坏人。否则,他们仅仅只是犯罪嫌疑人。未经法院判决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这是法治国家必须坚守的底线。公安局在收集证据的时候会不会瞎搞?检察院起诉的时候会不会搞错罪名?法院会不会轻罪重判?我们不是不相信公权力,而是不相信行使公权力的人。“坏人”的家属不了解情况啊!我家孩子从小就听话,他是不是被冤枉的啊?这就需要辩护律师对公检法人员的办案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法庭上,法官高高在上行使审判职能,检察官坐在右下方行使控诉职能,律师做在左下方行使辩护职能。控、辩、审三足鼎力,大家心理都清楚:作为辩方的律师是最弱势群体,经常挨欺负。检察官代表国家说他为什么罪大恶极,律师说他为什么没有罪,检察官说应当判死刑,律师说最多只能判三年。法官就坐在上面听,看看检察官和律师谁说得更有道理,真理是越辩越明嘛!法官不能对辩护律师说:你闭嘴!让检察官来说。让控辩双方充分辩论的目的就是求一个审判程序上的公正,让这些“坏人”心服口服,让民众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最后,法院以判决书的形式昭告天下:法院判他的程序是公正的哦!适用法律也是正确的哦!我们没有冤枉他哦!
很多朋友问我,你的这套“守夜者”系列究竟是想表达什么?“背抵黑暗,守护光明”,这是和平年代付出牺牲最大的集体——人民警察的内心所想。我很骄傲自己是一名警察,我也想把警察的故事讲给大家。如果能在讲警察故事的同时,让法治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就更是求之不得了。前不久,在腾讯影业的发布会上,我说:“‘守夜者’系列会延续‘法医秦明’系列的真实、科学和严谨的刑事科学技术背景,但会在警团养成和组织对抗上有所突破。”这就是我的真实夙愿。还有人问我,“守夜者”系列是在说一些年轻的超级英雄的故事吗?我说不是。我们都知道,只要是真实的描述,自然不会有什么超级英雄。守夜者组织其实是有真实原型的,那就是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下属的很多专家工作室。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带领全国各地的专业精英人士组成工作室,可以说是所向披靡,他们破获了一起又一起疑案、难案和悬案,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只是以他们为原型,让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作为主角罢了。而年富力强、朝气蓬勃,不恰恰就是我们公安队伍应有的状态吗?不过,构建一个全新的世界观,这对于想象力不足的我来说,实属难事。好在有元气社的小伙伴们帮忙,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更改大纲、一次又一次地调整主线。历时一年,历经大大小小十几次改稿,我们的故事架构,终于逐渐清晰了起来。我终于可以动笔进行《守夜者2:黑暗潜能》的创作了。
这个,善恶的评判不是只要嘴说的。可能你觉得凶残杀人背后有一个你不知道的故事。然后只要花钱请律师,就会有律师来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