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分田到户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农村改革进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四十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的生产活动核心由单一的农产品种养到办乡镇企业,并逐步发展为以增收为核心、产、运、销一体化的发展新模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农民农转商、农转工、农转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明素质和社会权益都发生重大变化。取消农业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放活土地经营权,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
近几年,环境保护成为“三农”工作的高频词汇,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大大增加,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农村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在探索中重建,在实践中发展。从以“面”为主的扶贫开发,到现在的以“点”为主的精准扶贫,扶贫机制取得长足发展,7亿人口实现脱贫,成绩斐然。四十年来,从看病贵、就医难,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建立,解决了过去长期困扰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满足了广大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需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建立,使农民“老有所养”成为现实。各项惠民利农政策落地生根,使广大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