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风扇病”有哪些危害?

2025-02-25 10:58:0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人们处于炎夏酷暑或高温环境,若打开电风扇,顿时清风吹来,凉爽宜人。但是,电风扇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电风扇病”。主要表现是:头痛、眩晕、胸闷、恶心呕吐、疲乏、怕冷无汗、鼻塞咽痛、流泪、打喷嚏、周身关节痛、肩背痛、抬臂困难等。少数人可发生面神经麻痹,心肌梗塞或脑血栓等症。

发病原因是电风扇吹风时,风力持久,风源集中,常常只吹身体的某一部位,使原来皮肤血管扩张、大汗淋漓的状态一变而为血管收缩、汗孔闭合,而另外未被吹风部位则保持原来状态,于是出现体温调节和血液循环的失衡和一些病态反应。采用电风扇可使体表温度降至24℃持续6小时后,人体血液会发生下列变化:血细胞压积增加7%,血小板平均容积增加15%,血粘度增加21%,血压平均由129/69毫米汞柱升高至138/87毫米汞柱。这就是电风扇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恶化的原因。

所以,使用电风扇时要一定注意保健防护,首先,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以30分钟左右为宜,并且速度不宜太快;其次,电风扇不宜直接吹向人体,也不能距离太近,要勤换吹风方位;第三,睡眠时间忌长期直接吹风;第四,小孩、老人、体弱多病者或大量出汗时尽量不用电风扇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