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生离痛苦还是死别较苦呢?

2025-02-22 09:08:0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这条问题根本不会有答案. 生离痛苦还是死别痛苦是一条哲学问题
只有亲身体会才可知道答案.
作家总认为生离大于死别:死掉了,可以两腿一伸便与尘世了无牵挂;人活着,想着那明明触手可及的人却因彼此关系的糟糕而再无可见的余地,这桥段固然凄美。可是真个经历其中的人总不为所骗,死别的沉重,远远大于一切;我知道的,因我曾经甚或现在,也是个过内人。 我觉得自己对「死亡」这个课题有较深刻的体认,是在最近几年。每个人都一样的,到了中年,自然要面对比自己长一辈的人逐渐凋零的现实。每过一年,发生的频率越是高得惊人!数一数老照片中的长者,一位一位,真似排著队,当合影中阳世间缺席的从少数变成了多数,不由你不接受能照顾自己的人没剩多少了。长者与自己的感情,有深有浅,当然感情愈深者愈令人难舍,甚至在还没有任何迹象要面临他们的大去时,就会在心底开始担忧:一旦面对,要如何自处。    我觉得行丧礼所谓送往生者最后一程,其实对活着的人而言是残酷的,因为亲眼看到遗容,就决定了生者对死者最后一个牢不可破的印象,再没有任何想像的空间。生离与死别 生离与死别的差异在哪里?! 仔细想想我根本不觉得其中的不同
当然或许你可以说
只是生离之后或许还有见面的机会
毕竟跟死亡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死亡带来的是永远的分离. 但永远的生离呢?是不是就像死亡一样
在也没有见面
一切变的只在记忆中
然后又随着记忆慢慢变的模糊. 生命中有许多的过客
小学的同学
中学的乃至于大学
邻居
同事;很多人
都已经与我离了很久
在自己的生命中消逝
在无消息
这跟死亡有什么分别呢?! 只是
在世界上
谁知道这次的的生离
会不会就是永远的死别
永远的不在相见
记得在毕业典礼的时候
和著同学说著再见
其实现代有着联络方法
真的很容易找到人
有着交通工具
距离没那么远
但没见面就是没见面
过个几年
人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只能凭空想像
还过的很好吧.而这就是人生中大部分的生离
谁知道之后是如何呢?!哪天如果在新闻中看到过去朋友的消息
我一定会吓一跳
当然并不是指有意外啦>"< 写了一堆
也只是想珍惜时光
不知道这样的转折会不会太牵强
但我真心这么认为
一转身
挥手说再见
谁也没有把握
生命不会从中流逝
再见是何时?生离还是死别? 只有珍惜现在眼前的人事物
那么即使在下一转身
挥手说再见的时候
也不会有什么遗憾留下来
该说的都说了
该做的也都做了
生离或是死别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2013-06-14 13:54:13 补充: 生离与死别,是人生最悲惨之事,可是人人都得面对。 「死别」只有一次,仅有活着的人单方面的悲伤;「生离」则是不时发生,而且是双方思念,尤其是情浓意密的情侣、夫妻、亲人,一向日夕相聚,耳鬓厮磨,突然必须劳燕分飞,如同白居易所吟:「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州蓬。」那种别后思念之情,真是痛苦且难熬啊。 大凡感情丰富、情义兼备的人,对于分离的 *** 格外严重、感受特别强烈,有人会日思夜想,梦萦魂绕;睹物伤心,心神悒悒;目视惘惘,泪珠闪闪;甚至茶饭不思;即便强自振作,也是无精打釆,这种「离态」,必须熬过一段时日,如果陷溺太深,那就是患了「相思病」、「忧郁症」,可要小心!
生离 钱留下来就不苦 死别 下死自己就不苦
究竟是生离痛苦还是死别较苦呢?当然系生离痛苦死的话 , 系阴间重有机会再见反但如 : 佢去左外国 / 分手或离婚可能一世都吾会再见吾会再同大家倾谈 , 约会 
本人认为生离还有一丝希望
所以死别较苦

究竟是生离痛苦还是死别较苦呢?好视乎对方在当事人心中重要位置的比重. 惯常死别是一次过绝望
生离还存丝毫见面希望
苦于念苦于思
生离较苦.
个人认为「死别」比较苦。 「生离」、「死别」在古代或许一样都苦。因为古时传讯及交通都不发达,即使只是「生离」亦有如「死别」,因为大家可能都要做「不能再会」的准备。 现今科技发达,「生离」已不再是甚么痛苦的事情了,和「死别」已不能相提并论吧? 以上是我的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