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至于一般的出谋划策、谈天雕龙之流,以及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更是人数众多。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其中,《论语》《孟子》和《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
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齐桓公\晋文公重耳\秦穆公\宋襄王\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管仲,伍子胥,范蠡,文种,西施,晏子,老子,孔子
战国,孙膑\李牧\白起\廉颇\蔺相如\赵括\乐毅\苏秦\张仪\荆轲\庞涓\孟子\商鞅\韩非\吴起
秦,赢政,赵高,李斯,项羽,虞姬,蒙恬,陈胜,吴广
屈原 ,老子,儒家的孟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鬼谷子等等都是名人呀。另外治国之才有李俚,吴起,庞涓,孙膑,卫鞅等等。只是最后吴起,庞涓,卫鞅等都没有善终的结局,可惜了。他们的事迹太多了,比如墨家的墨子就提出"兼爱,非攻",希望天下一切平等,以诛杀天下暴政为目标,帮助下国抵抗大国入侵等等.儒家的孟子比较守旧,主张保留"井田制"和"王道治国".反对暴力.而法家则大力推行变法强国,为此而杀了不少贵族庶民疲民游侠等.卫鞅曾经成为墨家诛杀的目标.总之春秋战国的名人太多了,感觉比三国还多.可惜关于春秋战国的题材却远远不如三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