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民族关系得以发展的原因

2025-04-27 23:16:3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如何理解评价唐朝的民族关系?
(1)唐朝时期边疆地区发展的条件: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各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发展,这是三国以来民族大融合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由于以前的民族融合,唐朝时期民族间的隔阂大为减少;唐太宗能采取较为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通线”中的陆路交通也可通往不少边疆地区。
(2)要正确理解唐中央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四种和平方式——设机构、册封、和亲和会盟。唐在少数民族区域设置管理机构的两种情况:一是直接派官吏管理;二是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长官管理当地人民。册封是唐朝皇帝给少数民族首领加上某种名称或封号,目的在于加强对其民族的联系和管理。注意,唐朝册封的少数民族首领很多,不只是书上提到的这些。唐同吐蕃和亲与汉同匈奴和亲不同,它没有被迫因素,旨在加强汉藏联系。唐蕃会盟,旨在约束双方行动,维护和好局面。应该说,唐中央这样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是符合当时实际的,从而大大加强了各族之间的联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3)注意民族交往的双向性。一般来说,内地以汉族为主体的封建经济文化比边地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先进,故对其影响很大。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也对内地汉族产生过重要影响,如长安出现“回鹘衣装回鹘马”就是明证。
归因法:
[例2]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是什么?
(1)唐朝的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2)唐朝统治者鼓励和支持与各国经济、文化交流。
(3)对外交通(水、陆)比过去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4)社会安定,和周边民族、地区关系和睦。
(5)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