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时期,三国的领土分别有多大?

2025-03-28 19:46:2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三国鼎立的时期,我们也称之为三国时期,这个时期,天下被魏,蜀,吴三个国家所分割。经过官渡一战,曹操的统治北方,孙权继承父位,联合刘备一起抗击曹军,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

那么,三国的时候,他们的领土是怎么分割的呢?东汉时期,汉朝控制的疆域被分为十三个州,曹操自陈留起兵,逐步控制兖州和徐州,他采纳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战略,慢慢积蓄自己力量。

官渡一战,曹操打败北方最大势力袁绍,一举夺得冀、青、幽、并四州,成为当时最大的诸侯势力,经过近二十年的经营,到曹丕称帝时,东汉留下的十三州,曹魏政权独得九州,据《中国人口通史》考证,人口大约1300万人,面积约四百万平方公里。

孙权称帝后,孙吴疆域稳定下来,经过孙权的苦心经营,孙吴疆域“西屠庸蜀之郊,北裂淮汉之涘,东苞百越之地,南括群蛮之表”,此时期的政区建置主要从郡县深险之地及北界西界敌对势力的经略着手。

从蜀汉建国来看,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略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

蜀下大力量平定了越巂、益州(今四川境内)、牂牁(今贵州境内)、永昌(今云南境内)四郡之变乱。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开发,加强了民族团结。

三国时期,刘备的疆域并不像现在这样,鱼米之乡,天府之国的样子,那个时候的蜀国,遍地都是森林,气候湿热潮湿。还有一些地方有瘴气。南方的各方面的发展都比较落后,人们能居住的地方也比较少。而北方的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富饶。

而曹操占领的地方,是人口最多,发展的最好的北方,所以从北方统一南方是当时的趋势。经过分析表明,三国时期,唯一有可能竞争最后的统治权的,从疆土来看,应该是孙权跟曹操,但如果刘备没有失去荆州,其实刘备也有很大的可能争夺天下,毕竟争夺天下有时候,并不只是看疆域的大小的。

回答2:

魏国疆域占了整个华北地区建国后,一共有87个郡,12个州面积大约有291万平方公里,是三国鼎立时最大国家,门口有103万。蜀国人多量多的地方,只有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人口大约28万。吴国是现在湖北浙江洞庭平原鄱阳湖平原和江苏中南部以及安徽东南部地区,人口大约52万。

回答3:

曹魏政权的面积大约是300万平方公里,吴国的面积大约是145万平方公里,蜀国大约是107万平方公里。

回答4:

魏国立国后,共有87郡及十二州,人口将近500万,国土面积约291平方公里。
蜀国共有22郡,仅有益州一个洲,人口约110万,国土面积约107万平方公里。
吴国有32郡及3州(后增设广州),人口超过250万,国土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