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难点
愿意在现实生活中当好自己的不同角色,培养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观察了解不同场合人们的不同角色及责任。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不同的角色”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该怎样做”“小记者在行动”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 面对不同的人,我是谁
1.游戏脑筋急转弯:两个爸爸加上两个儿子为什么只有三个人?(板书:用简笔画画三个人脸。如:)
小结:爸爸面对自己的儿子时是爸爸,面对自己的爸爸时是儿子,所以两个爸爸加上两个儿子只有三个人。
2.启发谈话:在家庭中,当你面对爸爸妈妈时你是什么角色?当你面对爷爷奶奶时你是什么角色?当你面对哥哥姐姐时你是什么角色?引导学生在有趣的问答中,感受自己面对不同的人角色的变化。
小结:当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人时,会有着不同的角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谈谈“我是谁”这个话题。(板书:我是谁)
【设计意图:由游戏入手,引发学生对角色的关注,初步感受自己的角色。】
活动二 在不同的场合,我是谁
[播放动画: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角色]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在不同的场合,我的角色有什么不同?我们身边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他们又是谁?
小结:在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生活中,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里都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角色。(板书:不同的场合 不同的角色)
【设计意图:了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角色。】
活动三 在变化的活动中,我是谁
1.游戏:抢板凳(在游戏玩到只剩下两个人时,老师适时终止游戏)。
引导学生围绕游戏进行讨论:最后角逐的时刻到了,这两位同学中只能有一个人是冠军,同学们,你们发现他俩之间的角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引导学生发现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同学的身份变成了对手的身份。
小结:看来在同样的环境里,面对同样的人,活动的变化也会使我们的角色随之改变。
2.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是谁”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面对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场合、随着活动的变化,我们的角色都不同。下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怎样当好自己的角色。课下,请同学们细心观察一下自己生活周围的人们:看看商店里的顾客和店员在做什么,仔细观察顾客怎么挑选、购买商品,店员如何接待他们;可以去村委会看看,那里的人在做什么;还可以乘车时,看一看司机、乘客、售票员是怎么做的……他们当好了自己的角色吗?想一想,同样的场合,我们该怎样当好自己的角色。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发现角色的变化随着场合的变化发生着改变,每个人都会担任各种各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