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财务管理的存在问题

2025-04-25 04:33:4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农村基层干部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要发挥好农村基层干部的作用,就必须提高他们对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当中。
提高村干部财务管理意识的途径主要应集中在村干部选拔、考核及培训环节中。 目前,许多地方都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笔者根据调研情况,认为这种做法有些欠妥。大学生没有社会经验,缺乏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对农村环境又不太了解,并且对建设新农村的想法过于理想化,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主张选拔有管理意识的本村村民,然后对其进行定期的、有针对性的村干部培训。这项工作需由上级政府完成。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1)提高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2)村民本身了解农村环境,对本村实际情况有更深的了解,能够提高合理使用资金的可能性。 农民法律教育在村级财务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一方面,法律教育可以使农民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主动积极地监督村委会成员;另一方面,财务制度执行以及财务资金合理使用都需要村民的监督来保障,因此要加强农村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民监督作用。这项工作应由国家统一进行,对农村地区进行大规模的、长期的普法教育,主要是对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常识进行宣传,基层村委会要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鉴于此,推广农民法律教育的具体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规定各级政府的“农民普法”任务。(2)组织法学大学生深入农村,宣传法律知识。(3)奖励在农民普法过程中有突出表现的基层村委。 目前,配合政府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劳力是20~45岁的中青年,应重视对他们进行科技培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1)国家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多投入。一方面,对从事农业种植的农户进行知识讲座,使其科学种田,多打粮食,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国家应对农村过剩的劳动人口进行技术培训,解决他们在外的就业问题。
(2)鼓励企业在农村办厂,在农村招工。各地区政府应鼓励本地区企业在农村积极寻找潜在利益,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在农村办厂,招收农村人员。
(3)完善农村的保险、医疗、养老保障体制。中央财政对新农村的投入将把这三方面作为主要投入点,激励成年劳力积极、放心地去工作。
(4)物质提高的同时,进行精神文明的建设。
综上所述,有针对性地对村干部、村民进行教育,对财务管理的实施环境进行全面改善,由此提高财务制度在村委会的执行力度,有利于加强村级财务资金的有效管理,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